JavaScript is required

力高新能:BMS集成BDU,专业BMS企业将主导未来解决方案

在11月3-4日由NE时代举办的“2025第五届xEV电池技术论坛暨2025第三届固态电池技术产业大会”上,力高新能整机工程部钱国辉发表 “BMS 集成 BDU,赋能 PACK 系统” 主题演讲。

力高新能自2010年起持续深耕BMS领域,业务版图广泛涵盖汽车电子领域的BMS、VCU、T-BOX、域控制器等以及储能BMS、EMS、PCS、TMS等。

近年来,力高BMS装机量保持高速增长,技术实力与市场地位持续领跑。截至目前,力高BMS累计装机量超500万套,2025年前三季度市场份额占比近 20%,在专业BMS企业中居首位。

此次论坛上,力高重点介绍了BMS集成BDU。

01.

为什么要做BMS集成BDU?

力高认为,BMS集成BDU主要有四大核心驱动因素:

◎一是体积优化,集成后体积可缩小50%以上。

◎二是相对标准化,钱国辉介绍,力高基于数千个项目经验沉淀,发现其中的80%可采用标准化的BMS集成BDU方案,兼容多种PACK包。

◎三是节约大量的线束,集成后省去大量线束,极大简化PACK 内部结构。

◎四是可以实现自动化生产,力高自研的BMS集成BDU中没有线束,无须手动接线,已实现自动化生产。而传统的BDU需要手动接线不仅效率低,连接器等器件还存在质量隐患。自动化生产除了大幅提高效率,也可以进一步保证产品的品质。

这四大优势带来的最大价值是降本。与传统分布式方案相比,集成度提升、线束与外壳材料节省、组装流程简化,使PACK整体组装及安装成本显著降低。

BMS集成BDU的核心在于为电池PACK赋能并提供服务。BMS管控整个电池PACK的代码,而BDU、PDU、OBC、DCDC等组件则是PACK向外延伸的关键节点,为车辆的能量管理和控制服务。力高BMS集成BDU不仅实现了高度集成化、轻量化、低成本和高可靠性,更为整体电池系统的深度优化奠定了基础。

02.

四年时间,四代BMS集成BDU产品迭代

据钱国辉介绍,力高在BMS集成BDU产品的开发上已深耕多年,如今已成功推出四代产品。

第一代产品采用简单的堆叠式设计,在空间利用、成本方面有所优化。

第二代产品引入模块化CPB,另外将主控外壳的线束用量减半,实现了成本的有效控制。目前,这一方案已在多家主机厂实现量产。

近两年,力高将研发重点聚焦于第三代集成式BDU,并为此投入多条自动化产线。三代产品以零线束和全自动生产为核心亮点,凭借其在空间、物料成本及制造成本上的显著优势,已获得数十家主机厂的定点认可。

近半年来,力高全力投入第四代产品的研发,目前已有项目定点,预计明年实现量产。第四代BDU以MOS替代继电器、铝代替铜以及数字化BDU为三大核心特色。

第四代产品采用全MOS化方案,由于MOS的控制逻辑与传统继电器截然不同,其核心挑战在于BMS主控的控制与算法能力。力高认为,从逻辑上看,第四代产品已不再有传统意义上的BDU,而是一个高度集成化的控制器,所有BDU的电气化器件均集成于板卡之上。

为巩固并拓展技术优势,力高早在几年前就组建了一支全链路BDU研发团队,强化其在电气、结构、仿真等关键领域的专业能力。未来,力高还将强化BMS和BDU的融合和研发布局。

与此同时,围绕BMS集成BDU产品,力高积极开展创新专利技术开发。例如,在散热技术方面,力高开发了独立散热器方案,无需液冷板,仍能显著提升继电器的散热性能。

此外,为助力客户降本,力高推出了集成式BDU平台化产品。如果PACK厂或主机厂选择该平台化方案,可以大幅节省开发成本和时间。

为满足不同客户的多样化需求,力高在其烟台工厂建设了多条BDU自动化生产线,以实现高效、精准的生产制造。

“将复杂留给力高,将简洁留给客户”,这不仅是力高的服务理念,更是力高团队不懈追求的目标。

点击查看全文
评论赞0分享
轨迹
力高BMS

欢迎关注我们!

上海恩翌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1NE时代-小恩
188-1775-0862
沪ICP备17041240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