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Script is required

单级式OBC破局车载电源,主流厂商竞相推出新技术方案

车载电源OBC(On-BoardCharger,车载充电机)主流电路拓扑分两级(PFC+DCDC):前级为PFC功率因数校正电路,后级为DCDC电压转换电路。但是两级拓扑的OBC存在使用元器件较多,成本较高,体积较大,转换效率低等问题。

【矽力杰】车载OBC DC/DC方案-深圳淇诺科技有限公司

当前的发展方向是从两级拓扑缩减为单级拓扑,就是通过单一的AC/DC变换完成从交流到直流的转化,结构更加简洁。去除PFC(Power Factor Correction,功率因数校正)电感和PFC母线电解电容,功率因数校正功能合并到DCDC转换电路。

取消了两级结构中的母线电解电容,能有效规避因温度及电流纹波影响所带来的寿命瓶颈,从而提高了OBC的整体使用寿命。而且无电解电容的设计并配合更小的磁件,整体结构更为紧凑,能够灵活适配车辆中的有限安装空间,为整车布局设计提供了更多可能。简单总结一下单级式OBC的好处就是减小体积,降低成本,同时还能提高效率。

本期内容主要是盘点一下都有哪些企业在做单级式OBC,以及其具体产品的参数性能。

01.

汇川联合动力22kW单级式OBC

汇川联合动力推出的22kW单级式OBC集成了功率因数矫正、高频隔离以及电压调节功能。重量7kg,较传统产品减重超50%。整机高度52mm较上代降低约42%,大幅释放Z向空间,适配叠层布局需求。同时支持40000小时双向充放电,兼容全球多类型电网及 ISO15118-20工况,可毫秒级切换充电与V2G逆变模式,融合AI自学习、OTA升级等技术。

功能方面,汇川联合动力单级OBC基于单级拓扑与软开关技术,显著降低开关损耗,系统峰值效率超过98.3%,典型负载效率大于97%,超轻载仍保持95%以上,有效提升能效并降低用电成本。

在可靠性方面,该22kW OBC采用无电解电容设计,优化继电器切换策略,将双向充放电寿命提升至40000小时,远超传统OBC的10000小时标准。

同时,设备集成自诊断与OTA在线升级功能,支持硬件自修复与算法优化,预置多场景参数模板,有效应对高失效率、高维护成本等行业痛点,并通过在线学习持续适配新场景,保障系统长期可演进。

02.

联合电子单级式氮化镓OBC

联合电子推出的单级式氮化镓OBC,其是基于单级式拓扑与GaN技术的深度融合,利用GaN高频低损特性,降低开关损耗以及缩减磁件体积其重量仅为4kg,整机高度51mm,整机体积仅1.47L,降幅达34%,6.8kW/L的最高功率密度以及96%满载效率。采用智能控制算法,全生命周期节能>700kWh。挤压水道采用模块化设计,提升了设计方案的复用性。

功能方面,联合电子引入分阶段浪涌吸收的EMC设计方案,可实现在差模浪涌出现的情况下,保护后级功率器件,提高电网适应性。“单级式+原边GaN+副边SiC”的技术路线可支持400V到800V无缝切换,适配混合动力与纯电动车型。

03.

阳光电动力二合一单级式车载电源方案

阳光电动力推出的二合一单级式车载电源方案,结合了AI智能参数寻优,控制算法与散热结构优化,达成6.1kW/L的行业超高功率密度。相较传统方案,整机重量可减轻25%以上,功率密度提升65%。全电压范围OBC满载平均效率达96.2%,方案立足平台化设计理念,针对客户不同使用场景,灵活选用SiC、GaN等第三代半导体器件,直流电压适配400V、800V平台,满足多样化需求。

功能方面,深度融合AI智能算法,快速实现参数寻优设计;基于谐振变换电路,进行精确数学建模,获得多目标多自由度更优控制策略,功率器件在全范围内实现软开关,损耗降低,系统效率显著提升。采用顶部散热方式,热阻显著降低;功率回路面积大幅缩小,系统集成度也进一步提高了。

04.

欣锐科技双向氮化镓单级式电源方案

欣锐科技发布的9代电源平台锐虎,基于双向氮化镓器件的单级矩阵变换器拓扑(双向)量产技术。可实现6.6kW/11kW同平台技术路线,器件、拓扑和软件架构高度复用。尺寸缩小30%,重量减轻20%,功率密度约5-6kW/L。

功能方面,具备AI大模型自动寻优控制算法,支持V2L、V2V、V2G多种能源场景需求。内置低压DC-DC变换器,兼容12V/48V。双DCDC方案冗余供电网络,适配整车智能驾驶。

05.

意法半导体单级OBC系统方案

ST新能源能力中心开发的单相6.6kW,不控整流加DAB的准单级拓扑,结合AI实时在线参数寻优控制算法,对系统进行寻优控制,在满足功率传输和电网谐波约束的前提下,保证变换器工作在最优效率工况下,系统平台实测95.4%满载效率。相较传统方案,整机重量可减轻30%,功率密度提升60%。

图片

功能方面,融合实时AI寻优算法,提升充电效率。引入AI实时控制策略,快速实现参数寻优设计。基于DAB拓扑及系统损耗模型,获得多目标多自由度最优控制策略,功率器件可在全范围内实现软开关,降低开关损耗,半载系统效率提升1%,峰值效率达到96.4%。寻优控制提高效率同时也降低系统损耗发热,提升了各电子元件可靠性、降低热设计要求。

总结.

从企业产品来看,各厂商均围绕 “小型化、高功率密度、高效率” 核心目标展开创新。氮化镓+单级拓扑成了关键性的技术突破。器件、拓扑和软件架构开始了高度复用。

点击查看全文
评论赞0分享
轨迹
OBC汇川联合动力联合电子阳光电动力欣锐科技

欢迎关注我们!

上海恩翌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1NE时代-小恩
188-1775-0862
沪ICP备17041240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