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汇川联合动力研发的第五代混动双电控产品PD59已获多家整车厂定点,>该产品>在第四代产品基础上全面提升,聚焦功率密度、舒适性、效率等关键性能,同时通过平台化 / 模块化开发,可灵活适配 A/B/C 级等车型及多场景,满足客户多样化交付与平台衍生需求。> >
>
>
>
01.>
极致集成,体积锐减> 40%>
这主要得益于联合动力的集成化设计、定制化芯片以及功率模块的优化三方面>。>
◎>集成化方面,采用了>驱控一体板设计>,也就是双电控共板集成,共芯片设计。功率模块与母线电容采用上下叠放的架构,母线电容集成水道、> EMC> 组件一体化设计,将水道盖板与电容盖板集成设计为一个复合式集成盖板,使得电容模块产生的热量能够直接通过集成盖板传导至冷却水道。>
由于取消了水道盖板与电容盖板之间的导热介质等结构的使用,还可以使电控模块的体积更小。大幅优化电容散热,支撑更高的功率密度。>
>
>
◎>采用穿心电容方案,相比传统滤波模组尺寸减少> 30%> ;集成化设计使整机组件数量减少> 50%> ,螺钉数量减少> 50%> ,极大减少各组件之间的互联尺寸。>
在理想电路中,电容为纯电容,而在实际电路中,电容还存在电感,因此在实际的滤波电路中,电容在谐振频率后呈感性,电压相位超前于电流相位,产生>无功功率>以及无功电流,导致电容的滤波性能下降。>
>
>
采用穿心式电容器> 主要> 解决电容引线电感的问题>,是一种圆柱形空心结构,母排穿过电容内部,电容的两个端面分别压紧在金属母排和金属壳体上,通过金属螺母压板的压力,将铜排与电容端面连接、电容另一端面与金属壳体连接。>
◎>定制芯片集成了关键功能电路,相比离散元器件方案,>功能电路> PCB> 面积减少> 60%> ;采用驱动控制一体板设计,单板整体面积较上一代减少> 30%> 。>
◎>功率模块方面,针对发电场景,优化模块了芯片配置和封装设计,>发电功率模块尺寸较上一代减小> 40%> ;驱动功率模块尺寸较上一代减小> 20%> 。>
02.>
一平台多形态,赋能整车高效开发>
PD59> 采用系列化、模块化开发策略,构建灵活可扩展的产品生态,助力整车平台快速迭代,衍生项目开发效率提升> 30%> 以上> 。> GM> 功率覆盖> 70> –> 180kW> ,> TM> 覆盖> 120> –> 230kW> ,全面适配> A> 级车、> B> 级车、中大型> SUV> 及> MPV> 等多类车型。>
>
>
◎>形态多样化,支持双电控、集成> Boost> 双电控等多种形态,通过功率模块灵活组合,复用核心工艺与技术路径,快速响应定制化需求。>
通过与电源模组的灵活组合,> 可与> DCDC> 、> OBC> 等电源模组集成,支持“混动三合一”乃至“多合一”系统集成>,满足未来电动化平台整合趋势。>第二代自研功率模块平台,覆盖> 400V> –> 900V> 电压等级,兼容> Si> 与> SiC> 技术路线>,实现模组级通用设计,灵活匹配客户差异化需求。>
03.>
高效、安全、舒适全面跃升>
PD59> 深度融合智能软件技术,从能效、安全、舒适与混动专属体验四大维度,全面提升产品价值:>
◎>极致能效优化,融合异步、同步与方波调制算法,调制系数提升至> 1.1> ,高速过调制区系统效率提升> 0.3%> –> 1.8%> ,恒功率区动力输出上限提升> 4%> –> 6%> ,充分释放电驱潜能。>
>
>
◎>智能安全防护,支持>功能安全> ASIL D> 与网络安全> CAL3> 最高标准;内置六大主流故障场景智能容错算法,可在位置传感器、电流霍尔、驱动芯片等关键器件失效时维持运行,整车安全抛锚风险降低> 33%> 。>
◎>全场景舒适体验:>
全速域> NVH> 优化达> 15dB> ,有效抑制起步轰鸣与高频啸叫;>
搭载> APA> 智能转速控制算法,实现自动泊车“零抖动、零后溜”,显著提升泊车平顺性与效率;>
OTA> 升级效率提升> 4> 倍,支持无感升级,保障系统持续进化;>
◎>混动专属解决方案:>
零硬件成本实现发动机停机位置精准控制(> ±> 1> 齿),显著改善下次启动平顺性与> NVH> 表现;>
支持电压主动控制与> V2V> 功能>,保障高压异常下的跛行能力与整车拓展应用;>
采用无超调、快响应、高精度的混动调速算法,实现换挡迅捷、油电切换丝滑,打造> “无感过渡”的驾驶体验。>
总结>
PD59>
不止于升级,更是对混动电控未来的重新定义。联合动力将持续以技术创新驱动产品进化,携手整车伙伴共筑高效、智能、舒适的下一代混动出行生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