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两个新闻,适合对比着看。> >
>>一个是在东瀛日本,丰田新掌门佐藤恒治痛定思痛,重整了管理层,上任之后的第一把火,就是明确了聚力对标特斯拉的纯电战略,誓要打造颠覆基因的新一代纯电造车平台。> >
>>另一个是在大洋彼岸的北美,特斯拉投资者日如期举办。这场万众瞩目的盛会上,马斯克又一次为公司蓝图“疯狂”,为特斯拉高调揭晓了进化版的“宏图计划第三篇章(Master Plan Part 3)”。> >
>
>
>
>看吧,就连利润和销量一骑绝尘的丰田,都在狂追特斯拉,特斯拉自己却在疯狂进化。> >
>>昨日的投资者日,马斯克还忍不住公开Diss了丰田一回,诟病丰田福特们造车理念老旧,暗讽德国豪华汽车制造商,似乎只有特斯拉能拯救智驾和制造的未来。> >
>>|过去17年,特斯拉的宏图计划升级了三次。> >
>>第一次,是2006年。彼时的马斯克首次提出Master Plan,即先向超级富豪推出高价跑车,再向富裕阶层推出豪华纯电动车,最后面向大众消费者推出大批量电动车的造车设想。革命尚未成功,这一年的马斯克,言语中满是科技信徒的赤城。> >
>
>
>
>第二次,是2016年。特斯拉发布Master Plan Part Deux版的前瞻规划,其蓝图也从初始版本的电动车扩充到储能、自动驾驶技术等领域,同时高调推出Autopilot。虽不如十年前那般接地气,但特斯拉面向未来的轮廓,已逐渐清晰。> >
>>第三次,是在昨日。马斯克为第三篇章的预热铆足了劲,极端规模化、储能、人工智能、一体化铸造等关键词,信息量也吊足了业界的胃口,这场景,像极了两年前首次举办电池日的德国大众,彼时的一把手赫伯特·迪斯兴奋得像个孩子。> >
>>回到特斯拉宏图战略的第三篇章,据该公司首席财务官开场的介绍,本次活动重点讨论了三个部分:> >
>>一是地球资源的可持续能源生产,二是特斯拉对全球出行需求的贡献,三是可持续与高效生产,这一切对于特斯拉整体来说意味着什么。> >
>>|宏图战略3.0> >
>>关于此次投资者日的主题线索,马斯克早在2月就给出“地球如何走向完全可持续能源之路”的信息,站上德克萨斯州奥斯汀的演讲台,C位的马斯克随即公布了特斯拉的可持续能源白皮书。> >
>>这是最新版的" 宏图计划 "——> >
>>储能240 TWH、可再生电力30 TWH,制造投资10万亿美元、能源要求不到燃料经济的一半、可再生能源生产设施占0.2%土地面积、储能资源达到2022年世界GDP的10%。> >
>
>
>
>这些远景将如何落地?> >
>>五个领域入手,分别是用可再生能源重新为现有电网供电(主要是太阳能)、转向电动汽车、在企业和工业中转向用热泵、高温热输送和氢气以及为飞机和船只提供可持续燃料。> >
>>而在大家普遍关注的电动车领域,马斯克认为一年需要生产2000万辆电动车才能实现终极目标。为此,他计划为特斯拉打造一支全球化的电动车队,车队假设的电动车体量高达8500万辆。> >
>
>
>
>这部分演讲,还释放了另一个信息。> >
>>马斯克在电动车阵营的规划图里透露了最新的产品规划,除了目前已发布的Model S、Model X、Model 3和Model Y,以及箭在弦上的CyberTruck,还有两款尚未对外发布的产品。> >
>>一款是RoboTaxi,另一款是形似厢式货车的RoboVan,但我们并没有看到业界猜测的全新车型Model 2/ Model Q。> >
>>在投资者日现场,特斯拉首席设计师Franz透露,Cybertruck将于今年晚些时候推出,但他同时也强调,本次发布会不会发布下一代新车,具体新车的信息或将在后续择日公布。> >
>
>
>
>没有新车,发布会却长达两小时。> >
>>在宏图战略3的揭晓环节,马斯克还为特斯拉画了不少大饼,如提出为登陆火星的火箭生产燃料的终极计划,未来将从空气里提取成分,合成甲烷燃料驱动火箭。他甚至提出,这些目标可在火星上实现。> >
>>再如,他提出尽可能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并提议使用氢气来完全替代煤炭。> >
>
>
>
>还强调了自己对锂矿资源的立场。> >
>>电池生产的掣肘,主要来自提纯锂元素的产能,而不是如何发现和挖掘更多锂矿资源。> >
>>同时,他认为可持续能源使用周期并不会消耗太多资源,这是业界的一个误解,如动力电池的关键原材料镍和锂,其消耗量可降低30%左右。> >
>
>
>
>|成本可再降50%> >
>>很明显,此次演讲的第一部分主要围绕宏图计划3展开,和2006年和2016年的规划相比,马斯克的胃口和野心更大了,布局和考量也更长远。当然,释放的很多信息也难免画饼和空洞之嫌。> >
>>第二部分,是关于制造和增效。> >
>>“1913年,福特开发了全球第一条汽车生产流水线,但这样的生产方式,后来一用就是一百多年。这也意味着,过去一百多年,汽车生产和制造的底层逻辑并没有质的改变。”> >
>
>
>
>马斯克团队看来,生产方式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为了凸显自家的优势,他甚至直接向丰田老大哥“开炮”——> >
>>“Model 3对能源的利用率是丰田卡罗拉的4倍。”> >
>>”即使是后来,丰田开创了精益生产模式,改变了整个行业的生产效率,但是在现阶段,这些传统的组装方式已不算先进,包括其冲压、车身和组装。”> >
>
>
>
>一是,组装模块更现代。> >
>>下一代汽车由更多人同时组装,组装成本降低 50%。> >
>>以Model Y为例,减少车身零部件数量,分解流程,实现一体化压铸,同一时间可针对不同部分进行操作,生产效率提升30%,减少生产占地面积40%,单车资本和成本支出大幅降低。> >
>>这也意味着,整车的组装本质上只需一次进行,其中,电池就是车辆的底板,座椅放在电池上组装,精简了流程。> >
>
>
>
>二是,动力传动效率化。> >
>>驱动系统更轻量,重量减少20%。> >
>>使用定制的微处理器,降低成本,同时提高相关电子元件的功率。据悉,下一代动力系统依旧使用碳化硅晶体管,但使用量能减少75%。> >
>>从Cybertruck开始,未来大部分汽车将转向48伏电力系统,为降低电子设备的复杂性和成本,特斯拉正在设计车内85%的控制器。> >
>
>
>
>自研软件,快速迭代。> >
>>新动力系统可与任何化学电池兼容,成本下降。在马斯克看来,特斯拉的电池成本能做到低于全球其它所有汽车制造商。> >
>
>
>
>三是,本土化进程加速。> >
>>为了降本,特斯拉控制工厂规模,深耕本土化,尽可能实现本地生产本地消费。> >
>>马斯克透露了特斯拉最新的动力总成工厂,占地面积减少一半,但容量和产能依旧能维持此前的要求。> >
>
>
>
>还有其它零碎的信息。> >
>>该公司下一代永磁电机将完全不使用稀土材料,以此向清洁能源过渡。> >
>>从Model S到Model 3,特斯拉已经成功将其线束减少17公斤,未来线束将进一步精简。Semitruck将消除大部分线束交叉,计划在新的平台,特斯拉将消灭所有的线束交叉。> >
>>|自动驾驶,朱晓彤和中国> >
>>一般来说,特斯拉会把自动驾驶相关的技术信息放在AI Day,但这次,马斯克团队依旧在自动驾驶板块留了不少时间。> >
>>这块业务的进展,是由自动驾驶软件总监Ashok Elluswamy上台分享的,这位高管分享的大部分内容,其实算不上特斯拉最新的技术干货,更像是面对投资人的一次“技术汇报”。> >
>>他介绍了特斯拉的通用视觉系统,数据和大算力优势。同时,特斯拉对人工智能系统的利用高于从前,且能使用人工智能解决较为复杂的规划难。只靠人工贴标是不够的,特斯拉正在采用自动贴标系统。> >
>
>
>
>有意思的是,特斯拉特意在投资者大会上公布了FSD碰撞数据,以此证明自己产品的安全性要高于人类司机的驾驶,当然,也想证明自动驾驶安全系统要比美国平均驾驶高5-6倍。> >
>>这里直接上数据:> >
>>使用FSD Beta,每行驶1万英里发生3次碰撞,与之对比,美国司机每行驶2000英里就会发生1次碰撞。> >
>
>
>
>特斯拉中国区负责人朱晓彤(Tom Zhu)也在昨日现身特斯拉投资者日,参与了登台演讲和后续媒体群访。> >
>>朱晓彤一上台,就出了个“王炸”。> >
>>特斯拉最新数据,完成生产400万辆车,并且从300万到400万辆,只用了短短7个月时间。更为重磅的是,他公布了特斯拉的最新目标,是每45秒生产一辆车,这数据,着实让业界咋舌。> >
>
>
>
>朱晓彤释放的信息,主要集中在生产和中国。> >
>>他表示,特斯拉正致力于改善生产链条,特别是电池包的供应链。另一方面,公司也在寻找机会拓展全球产能,目前的产能为每年200万辆。> >
>>“工厂的爬坡能力取决于整体设备效率和周期时间。“上海工厂的建设只用了九个半月,直线型设计对改善效率十分友好。团队在前期做了很多简化和冗余的删除,且上海工厂背后的团队和柏林团队高度重合。> >
>
>
>
>群访环节,朱晓彤的回答也是滴水不漏。> >
>>他重点聊到中国市场份额的增长,聊了产能供不应求。而得益于中国市场的强劲,朱晓彤也被马斯克拔擢为特斯拉全球生产、销售和交付服务的负责人,这一新身份也在投资日当天被首次公开。> >
>>写到结尾突然想到,马斯克这次投资者日迟到了,虽然在推特上告知大家晚到几分钟,但活动开始的时间比计划延后了整整半小时。登台演讲的那一刻,股价直接跌了1.4%。> >
>>有意思的是,马斯克此前为投资者日造势,且透露的信息越来越夸张,越来越膨胀,不少媒体也因此解读为一切为了股价。> >不过现在来看,这蒸发的2000多亿的市值还蛮可惜的。>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