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罗姆将在定位为全公司增长引擎的碳化硅(SiC)功率半导体方面,加快技术世代的升级速度。为了不输给中国企业,该公司将同时开发多个技术代际,把过去为3~4年的升级间隔缩短至2年以内。由于半导体行情恶化,2024财年(截至2025年3月)时隔12年出现最终亏损,罗姆将在等待行情复苏的同时,通过与东芝的合作寻求出路。> >
>> 主管功率半导体业务的罗姆取缔役常务执行董事、功率元器件业务负责人伊野和英承认,“中国企业的开发速度非常快”。该公司于2024年公布了一项计划,将开发改为双团队体制,同时开发多代产品,将以3~4年为周期的SiC功率半导体的升级换代缩短为2年。将进一步加快这一速度,力争在不到2年的时间内实现升级换代。> >
>>
>
>
>
>加快升级换代,降低成本(来源:日经XTECH)> >
>> >
>> >
>>
>
>
>
>
增强竞争力,等待需求复苏>
> > > > > >> >
>> 首先将在2025年内使被称为第5代的最新碳化硅MOSFET(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实现产品化。与第4代产品相比,在175度温度下工作时的电阻值降低了30%。通过减小导通电阻,相同功率的碳化硅MOSFET工作所需的芯片面积减小。通过SiC基板制取芯片的数量增加,可以降低成本。> >
>
>
>
>技术每升级一代,导通电阻就会减少30%(出处:日经XTECH根据罗姆的资料制作)> >
>> >
>> 罗姆计划从第5代开始生产口径8英寸(约200毫米)的SiC基板。这种大口径化也降低了成本。截至第4代产品,罗姆一直使用的是6英寸(150mm)SiC基板。> >
>> 之后的第6代产品的生产计划从2027年启动。罗姆将同时推进第7代、第8代的开发,将技术世代的升级速度加快至2年以内。通过技术世代的升级和基板的大口径化,正面对抗中国企业的价格攻势。> >
>> 目前,除了中国之外,作为SiC功率半导体的杀手级应用的纯电动汽车(EV)市场正在冷却。不过,罗姆认为需求低迷是暂时的。在调整当前的设备投资和生产计划的同时,不会放松面向复苏期的开发。伊野表示,虽然目前市场形势严峻,但“车载用对SiC设备来说仍然是应当重视的市场”。> >
>> 在SiC功率半导体的用途方面,面向纯电动汽车(>BEV>)的牵引逆变器占7~8成。其中罗姆的SiC功率半导体按数量计算的市场份额不到20%。预计今后在插电式混合动力车(>PHEV>)上,SiC的应用也将增加。PHEV一直被认为与BEV相比,更换硅(Si)功率半导体的好处不大。> >
>>
>>
>
>
>
>
与东芝和电装合作>
> > > > > >> >
>> 罗姆将通过与其他公司合作寻求出路。将与东芝旗下的Toshiba Devices >&> Storage开展合作。罗姆将重点投资SiC功率半导体,Toshiba Devices >&> Storage将重点投资Si功率半导体,互相运用对方的产能。设备投资中的一部分也将接受日本政府的支援。> >
>> 罗姆从2025年5月开始在旗下的LAPIS Semiconductor的宫崎第二工厂(宫崎县国富町)试制供应东芝的SiC功率半导体。另一方面,东芝将在加贺东芝电子(石川县能美市)为罗姆制造硅制IGBT(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 >
>> 在两家公司的合作谈判中,罗姆方面最初考虑了包括技术开发、销售和采购等在内的合作及资本合作的可能性。但在行情和竞争环境变化的背景下,似乎未能按照预期去扩大合作范围。> >
>> 罗姆于2025年5月宣布,将在半导体领域与电装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首先把模拟半导体作为合作的主要对象。电装也致力于研发包括SiC在内的功率半导体,有可能将合作关系扩展到功率半导体领域。还将讨论强化资本关系。> >
>>
>
>
>
>
>
与英伟达在数据中心领域展开合作>
> > > > > >> >
>> 在用途开拓方面,将加强提供面向AI(人工智能)数据中心的服务器的产品。除SiC之外,还可一条龙提供>氮化镓>(GaN)造和Si造功率半导体。> >
>> 今后,将深化与大型云运营商(超大规模用户)和电源企业的合作。罗姆已宣布与美国英伟达(NVIDIA)展开合作,联合开发直流800V供电的架构。> >
>> 数据中心的电源市场预计将迎来快速增长,据罗姆预测,三年后市场规模将扩大到现在的近4倍。尤其是高压直流(>HVDC>)输电的需求预计将增加。除了SiC外,罗姆还将根据客户的要求提供GaN及Si功率半导体。> >
>>
>
>
>
>
>
抓住混动车需求>
> > > > > >> >
>
>
>
>伊野表示,从中长期来看,SiC市场将保持增长(摄影:太田未来子)> >
>> 人员:SiC功率半导体市场形势严峻。> >
>> 伊野和英:>从短期来看,SiC市场确实处于严峻的停滞期。2024财年全球BEV销量仅比上年增长10%左右,低于预期。> >
>> 不过,这并不意味着电动化浪潮已经停止。尽管电动化进程比预期放缓,但BEV和PHEV对SiC的需求依然存在。从中长期来看,SiC市场仍有望增长。> >
>> >人员:您如何看待中国企业在SiC领域的实力?> >
>> >伊野和英:>SiC基板厂商的技术实力已显著提升。中国产SiC基板将在全球市场中份额扩大。不过,就SiC元器件而言,目前仍给人一种停留在中国市场内竞争的印象。可能还落后约一代。> >
>> 为在研发竞争中占据优势,我们正加速SiC芯片的世代迭代。采用两支团队并行,多代产品同步开发。每个团队拥有各自的基础技术,并将其应用于多个世代的产品开发中,以便能够通过部分更新来完成。> >
>> 我们计划到2027年推出第6代SiC MOSFET,同时也已着手开发第7代、第8代芯片。不过,中国企业的开发速度非常快,因此我们必须进一步加快迭代速度才能与之抗衡。原来每四年更新一代,现在将更新间隔缩短为两年,并计划进一步缩短。> >
>> >人员:中国企业的优势在于强大的价格竞争力。> >
>> >伊野和英:>中国产SiC基板的价格确实有所下降,但依然比Si基板高很多。以目前的价格水平来看,(在元器件领域的竞争中)尚未构成实质性威胁。> >
>> 另一方面,就元器件而言,SiC相较于Si仍有很大的改进空间。加快世迭代有助于降低成本。技术每更迭一代,驱动相同额定功率电机所需的SiC MOSFET芯片面积就可减小16%左右。同时,我们也在推进元器件制造使用的SiC基板的8英寸化。> >
>> >人员:贵公司对SiC的设备投资采取什么样的方针?> >
>> >伊野和英:>由于此前已进行了大规模投资,近期暂无追加投资的计划。当前市场形势严峻主要是因为各企业集中投资期与EV需求下滑期重叠所致。我们希望首先等待市场的恢复。> >
>> >人员:在氮化镓(GaN)方面,合作伙伴台积电(TSMC)将于2027年退出代工业务。> >
>> >伊野和英:>我们一直委托台积电生产耐压 650V的氮化镓(GaN)元器件。因此会对我们有影响。目前我们正在考虑生产转移的接收方。尚未确定是委托其他代工厂生产,还是转为自主生产,但我们会全力确保氮化镓(GaN)的稳定供应,避免交货延迟。> >
>> >人员:作为功率半导体的新应用,您关注哪些领域?> >
>> >伊野和英:>预计AI服务器领域将实现快速增长。传统数据中心采用400V交流电源配电,而从2024年左右开始,已逐步向高压直流(HVDC)电源转型。数据中心的电源需要大量功率半导体,SiC也会进入,但主要市场应该是GaN和Si。> >
>>伊野和英> >
>>罗姆取缔役常务执行董事、功率元器件业务负责人> >
>>1999年4月加入罗姆。2019年9月任执行董事功率元器件生产本部长。2020~2021年任取缔役高级执行董事首席战略官(>CSO>)。2023年4月任取缔役常务执行董事首席财务官(CFO)。2024年4月起担任现职。>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