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审慎判断 + 务实落地”,这是蜂巢能源针对固态电池传递的双重信号。> >
> > >9月16日,>蜂巢能源在无锡举行>半固态电池>B样下线仪式>。该电池采用全球首创的>“电解质热复合转印工艺”>。相比传统方案,蜂巢技术无需改造现有产线,兼容当前设备,在提升安全性能50%的同时,显著提高生产良率和一致性。>
>
>
>
据悉,>此次下线的半固态电池实现了100%不热蔓延的安全突破,且通过针刺、热箱、挤压以及海水浸泡等多项严苛的安全测试,>目前已获得欧洲豪华品牌车型定点。>
>产能方面,>目前蜂巢能源已建成全球最大的2.3GWh半固态专用产线,预计在2025年11月实现量产线生产,2027年完成爬坡并批量交付。>
>01.>
>蜂巢能源固态电池规划>
>在第二十一届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泰达)国际论坛上,蜂巢能源董事长杨红新对外披露了公司在固态电池产业化上的布局和进展。>
>
>
>
杨红新表示,蜂巢能源以>「半固态与全固态双轨并行」的技术路径>,同时秉持>「先半固态、后全固态」的产业化路线>,兼顾技术成熟度与市场接受度,逐步推进固态电池商业化落地。>
>根据规划,>蜂巢能源将在2025年底完成10Ah级、400Wh/kg全固态电芯体系开发;2026年第一代半固态量产爬坡,第二代400Wh/kg半固态电池进行开发;2028年推出第三代450Wh/kg半固态电池,并计划于同年开发出70Ah以上、500Wh/kg纯固态电池。>
>
>
>
除新能源汽车领域外,公司还积极布局低空经济、机器人等新兴赛道,且已与多家车企及飞行器制造商达成合作意向。他同时指出,>全固态电池>虽潜力可观,但当前成本为液态电池的 5-10 倍,量产仍面临材料、工艺、产业链等多重挑战。>
>02.>
>“三步走”与“先半后全”并行>
>基于此,杨红新指出,当前锂电行业的技术发展正处于>“深化当下、攻坚中期、突破未来”>的三步走战略阶段。>
>
>
>
第一步,“深化当下”阶段。核心目标是巩固液态电池基本盘,锻造全球竞争力。>
>蜂巢能源明确液态锂离子电池的 “主流地位 + 利润核心” 属性,通过 “4+1” 产品品牌矩阵,全面覆盖动力、储能、新兴应用等多个领域。>
>
>
>
以 “短刀 + 飞叠” 平台为技术核心,结合结构创新(如龙鳞甲结构、堡垒结构),推行三元与磷酸铁锂并行、多动力形式同步发展的战略,目标打造全球领先的电池性能与成本优势。>通过液态电池量产技术的持续创新以及市场的领先地位,巩固基本盘,为半固态/固态电池的研发铺路。>
>第二步,“攻坚中期”阶段。核心目标是实现半固态电池快速产业化,抢占高端和新兴市场桥头堡。>
>当前,半固态电池行业存在技术路线分散、商业化成本高等核心瓶颈问题。多数技术因工艺复杂需新建产线,不仅投资规模大,还延长了量产周期。而>蜂巢能源自研的 “电解质热复合转印工艺”,本质是通过技术创新解决量产可行性问题:>
>一方面,其>完全兼容现有产线的特性,降低了从液态电池向半固态过渡的风险与成本>;另一方面,该工艺通过>极性变换胶液配方>和>仿形梯度热压技术>,实现了超过95%的整体转移率,同时还在加工精度、良率和安全性方面带来显著提升——HIPOT良率提升10%,压差不良率降低6%,安全性能提升50%。>
>
>
>
在半固态商业化方面,蜂巢能源锁定高端与特定应用场景,聚焦高端乘用车、>eVTOL>(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机器人等新兴市场。>这些应用场景都存在高成本承受力、高安全要求等特点,这样既避开了大众市场的成本红海,又通过 高价值场景验证为后续技术迭代作积累。>
>产品进展方面,依>托已建成的2.3GWh半固态电池专用产线,蜂巢能源已完成第一代270Wh/kg方形电芯的开发,计划于2025年11月C样批量试制,目前已获得欧洲知名品牌电动汽车订单,并成功定点央企eVTOL项目。>同时,蜂巢能源正在开发面向量产的能>量密度达360Wh/kg的软包半固态电池,已向一家低空飞行器的央企正式送样,并计划于今年实现首飞>。>未>来,>蜂巢能源>将持续开发>400Wh/kg及以上更高能量密度半固态电池>,满足多元场景需求。>
>整体来看,在“深化当下”阶段,蜂巢能源基于现有产线与技术积累的渐进式升级,既保证了迭代的可行性,也为行业提供了过渡阶段技术升级的可复制路径。同时在商业化方面,避免了“追求颠覆而忽视落地” 的误区。>
>第三步,“突破未来”阶段。核心目标是全固态电池技术突破,开启能源存储新纪元。>
>全固态电池并非传统锂电池的简单技术迭代,而是涉及材料体系与电化学工程的深层革命,堪称动力电池的 “终极路线”,也是决定未来行业格局的制高点。>
>然而,固态电池研发与产业化难度远超预期,比如固固界面稳定性、材料的空气稳定性以及全新的制造工艺等难题尚未完全攻克。>
>在全固态电池研发赛道上,蜂巢能源聚焦硫化物路线,通过“工艺创新 + 全栈自研” 构建技术壁垒。>
>工艺创新方面,蜂巢能源一直以叠片工艺作为主流技术路线,相比于传统的卷绕工艺,叠片结构极片受力更均匀,无R角界面失效问题。尤其>在快充情况下,锂电池的卷绕拐角位置,缺陷问题会被成倍放大,产生安全风险。>而固态电池则是因为材料原因,基本无法卷绕。>
>基于此,>蜂巢能源针对全固态电池推出了 “热复合叠片” 工艺,将转印、模切、叠片、静压四道工序整合为一,>直接实现生产效率翻倍,>
>
>
>
具体来看,>蜂巢能源第三代>热复合叠片技术>融合了极片热复合与多片叠融合技术,叠片效率大幅提升,达到0.125秒/片。>并且集成了极片放卷、裁切、叠片CCD在线监测、热压功能,缩短了极片卷料到叠片之间的片料转运,降低了极片裁切到叠片间的加工精度差。并且叠片后及时热压,保证热压后极组的极片间处于稳定粘合状态,降低后工序造成错位风险。>
>蜂巢能源表示,得益于第三代热复合叠片技术,能够有效避免因隔膜或界面不平整导致的安全风险,可以更好地适应固态电池和超快充的需求,>为全固态电池从样品走向量产提供了关键支撑。>
>另外,>蜂巢能源已实现从材料到电芯的全链条自主研发能力>,形成了差异化竞争优势,核心性能指标领先。>
>固态电解质方面,>蜂巢能源已开发出的硫化物固态电解质,具有高空气稳定性,可实现4小时高湿环境下离子电导率保持率超93%;>
>正极材料方面,>蜂巢能源推出全固态适配正极材料,克容量超过220mAh/g,可稳定循环1200次以上;>
>电芯方面,>蜂巢能源成功制备出>20Ah全固态电芯>样品,能量密度达380Wh/kg,循环寿命超过450次。早在2022年,蜂巢能源就已推出20Ah硫化物全固态电池。>
>03.>
>写在最后>
>总的来看,对于固态电池的态度,蜂巢能源传递着“审慎判断 + 务实落地”双重信号。>
>一方面对短期内产业化保持审慎态度,从样品真正过渡到具备成本竞争力的量产产品,仍需解决大量基础科学与工程问题,避免盲目冒进;另一方面,坚持长期研发投入,以全栈自研和技术、工艺创新持续突破技术瓶颈,确保在行业发展中不掉队。>
>“三步走”与“先半后全”,本质上是通过技术储备以及风险预判的双重布局,对冲全固态电池领域的不确定性,确保每一步研发都能与后续商业化方案衔接,为未来逐步推进产业化筑牢基础。>
> > >>
2025年11月,>“2025第五届xEV电池技术论坛暨2025第三届固态电池技术产业大会“>将在上海召开。本次大会以>新能源汽车液锂电池安全>及>固态电池量产推进>为主题,围绕新能源汽车液锂电池市场战略、技术趋势以及固态电池产业发展应用展开深度对话,共同探索未来市场的形态与机遇。>
>>
>
>
>
>
>
>
>
>
>
>
>
>
NE>| 2025xEV电池大会>
> > > > > > > > > > >>
>
> >
> > > > >>
>
>
>
◎>市场端重点聚焦:>液锂电池安全与全固态电池产业化挑战,未来的市场形态?等核心问题。>
>◎>技术端聚焦:>电芯本征安全、PACK结构安全、>电气安全、>热安全等>主动被安全最新技术及发展趋势,同时关注固态电池产业化进展和固态电池量产工艺及关键技术。>
> > > > > >>
>
>本次大会将汇聚300-400重量级与会嘉宾,深度思辨动力电池和固态电池产业发展,探讨新能源动力电池及固态电池发展趋势及政策分析,包含国内外主流代表企业关键技术解析及深入探讨,欢迎报名参与。>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