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Script is required

从“走出去”到“走进去”:慕尼黑车展上中国智驾本地化攻坚!

《IAA慕尼黑车展,中国供应链从供应欧洲到融入欧洲简单概括了一下IAA慕尼黑车展的电池/电驱参展企业,但其实智驾产业链也有多方位亮相,甚至可以说是出海主角。从Momenta、轻舟智航到地平线,从速腾聚创、禾赛科技到知行科技,中国智驾企业不再仅仅展示技术产品,而是全方位展现针对欧洲市场的本地化适配能力。

本期内容主要聚焦参展的中国智驾企业,盘盘中国企业在智驾领域的技术实力和全球化布局的决心。

01.

智驾方案出海:从技术领先到生态落地

Momenta此次展示了端到端飞轮大模型技术成果,以及与生态合作伙伴的最新进展。最为引人关注的是,智己L6海外版IM5与LS6海外版IM6正式在英国上市,两款新车均搭载Momenta飞轮大模型辅助驾驶系统。同时,Momenta与Uber的战略合作也在持续深化,双方计划于2026年在慕尼黑开启L4级自动驾驶Robotaxi的商业化运营。

Momenta最新推出的R6飞轮大模型,不仅是当前全球最领先的辅助驾驶算法,更是国内首个在端到端基础上实现真正量产落地的强化学习大模型。与 “模仿学习” 不同,“强化学习” 可以在模拟的环境里去探索新的驾驶行为,系统从自己的成功和失败中吸取经验,自我快速的成长,让系统驾驶能力有机会超过人类驾驶水平。

Momenta采用“无图端到端”方案,即不依赖高精地图,可在全世界的城市道路、高速公路、泊车等场景快速部署,成为中国首家使用同一套技术方案落地全球的智能驾驶公司。通过大规模部署,Momenta已提炼7000万黄金数据,包含大量智驾系统需要攻克的复杂长尾难题。

轻舟智航则正式宣布启动全球化战略,与高通达成合作,并将在德国设立欧洲总部。这一布局使轻舟智航成为能够适配三大自动驾驶芯片平台且采用同一套技术架构跑通智能辅助驾驶的公司。轻舟智航计划基于高通平台,根据欧洲及全球OEM客户需求,联合定制化打造全新一代智能辅助驾驶系统,满足全球车企愈发多元的智能化需求,并将于2026年面向欧、美、日、韩等市场启动量产交付。

图片

地平线在本届车展上携征程®6系列计算方案重磅登场,并正式宣布慕尼黑欧洲总部成立。这一举措标志着地平线已构建起面向全球市场的本土化运营能力,能够为中国车企在欧洲及全球市场的布局提供更高效、更贴近本地需求的支持。

作为本次车展地平线展台的核心展品,征程6系列共推出六个版本,算力覆盖10-560TOPS,是目前国内唯一能够满足从基础辅助驾驶ADAS到全场景城区辅助驾驶需求的计算方案。针对不同智能驾驶场景的差异化需求,征程6系列通过灵活的计算方案配置,能够为车企与生态伙伴提供高效适配支持。

其中,作为征程6系列的性能旗舰,征程6P是地平线专门面向下一代城区辅助驾驶推出的“智驾六代机”。依托560TOPS的超强算力与多核异构计算资源,征程6P具备强大的计算处理能力,可高效支持端到端、VLA等辅助驾驶大模型的落地应用。这一核心优势将帮助地平线的客户与合作伙伴突破技术瓶颈,打造行业领先的标杆级辅助驾驶系统,进一步推动城区辅助驾驶技术的升级与普及。

图片

02.

感知硬件:打破性能纪录,满足本地需求

速腾聚创车展期间宣布旗下可量产高性能车规级数字化激光雷达EM4EMXE1,将接入NVIDIA DRIVE AGX平台。速腾聚创的高线数数字化激光雷达提供高清三维感知数据支持,可以缩短自动驾驶技术开发与测试周期,加速车企推进自动驾驶系统部署及应用进程。

速腾聚创也是目前行业唯一可量产的超500线数字化主激光雷达EM4,与目前行业唯一可量产的全固态数字化补盲激光雷达E1,具有断代领先的产品优势,已在智能汽车、Robotaxi领域展现强劲爆发力。

车载领域,EM4搭载SPAD-SoCVCSEL芯片,具有无可比拟的高性能表现,已开启量产交付。与此同时,在Robotaxi领域,EM4E1组合,以“远距精准识别+近距盲区消除” 的双重感知保障,成为多家头部的首选配置。

禾赛科技携最新一代高性能激光雷达产品组合亮相车展,推出了一系列引领行业的高性能激光雷达产品。其中,车规级800线超远距激光雷达ETX,凭借“全球线数最高+全球测距最远”两大硬指标再次刷新量产车载激光雷达新纪录,成为L3/L4级自动驾驶的感知王者。

新一代纯固态车规级补盲雷达FTX,以全球最广视野,补全了L3/L4级自动驾驶感知的最后一块盲区。而作为L2级辅助驾驶爆款车型的 “标配之王”,ATX则持续展现着其在主流市场强劲的领先优势。

禾赛ETX这款专为L3L4级自动驾驶打造的车规级高性能激光雷达,是全球首款实现数字单光子平台技术全栈自研的车载激光雷达,包括【激光发射、信号处理、单光子接收】,三大核心模块100%全部自研并自主可控,首次打破了国产激光雷达依赖进口芯片的局面。

在关键性能指标上,ETX创下多项行业纪录:ETX具备真800线的超高线数,能够实现最高0.05°x 0.025°的角分辨率。在严格遵循Class 1人眼安全标准的前提下,ETX拥有400@10%反射率的超远测距能力,将车载激光雷达的测距上限再次提高了30%,感知视野大幅延伸。在超高性能的前提下,ETX视窗高度仅32毫米,较同类产品减少35%,可完美适配舱内挡风玻璃后集成方案;功耗低至11W,成为高性能远距激光雷达中的 “能效标杆”。

目前ETX已获得全球顶级车厂海外量产多个车型的定点,以及国内领先车企新车型定点,预计2026年启动批量交付,将加速全球L3级自动驾驶的规模化落地。

03.

全栈方案:贴合当地法规

知行科技携辅助驾驶和具身智能解决方案亮相车展,带来了三款可同时满足C-NCAP 2024E-NCAP 2026-2028五星设计标准,一站式支持主机厂出海与星级需求的新品。

基于地平线征程®6B(以下征程®6简称J6)打造的全球首款小算力平台端到端辅助驾驶量产解决方案——iDC310行泊一体域控制器。

基于地平线J6B的新一代主动安全量产解决方案——iFC4.0前视一体机。

基于地平线J6M打造,通过激光雷达和视觉融合感知的城市领航辅助驾驶解决方案——iDC510行泊一体域控制器。

iDC310面向入门级行泊一体驾驶辅助需求,通过部署先进模型算法,大幅提升小算力辅助驾驶系统的性能上限,安全、舒适和场景泛化能力都大幅提升。

iDC3105VnR+12USS为标准传感器配置,提供包括覆盖AEBLKA等主动安全功能及ACCLCC+L2级行车功能,对齐标杆性能及体验的APARPA泊车辅助功能,兼具安全性与舒适性。

iFC4.0则是知行科技重点面向海外市场打造的高性能主动安全解决方案。

iFC4.0使用8MP高清摄像头模组,以1V为基础,支持1R-5R拓展,在地面道路、高架、高速路均可实现自动巡航和驾驶员触发变道(需要5R支持),对车道内目标的避让、绕行等功能有明显性能提升。

iDC510是面向城区复杂场景打造的高性能领航驾驶辅助解决方案。

iDC510部署知行科技自研的端到端模型,实现激光雷达和视觉的融合感知决策,在128TOPS算力平台上成功维持系统稳定运行速率,使其能够应对城区干道路况的领航辅助需求。

三款新品之外,知行科技还带来iFC3.0iDC500iDC700等前视一体机和域控制器产品,采用多种计算平台,实现从基础驾驶辅助到城区领航等不同等级辅助驾驶功能,灵活适配不同市场和客户需求。

同时,作为率先出海的辅助驾驶解决方案提供商,知行科技在海外本土适应性开发、量产合规、迭代升级服务等方面积累大量经验,并已建成海外研发和生产网络布局,为未来在海外项目落地提供有效支持。

德赛西威展示了包括第五代智能座舱平台G10PH、车身域控制器iBCM2.048.2寸远端屏、双15.6mini LED Local Dimming显示屏、3D AR-HUD、全栈辅助驾驶解决方案在内的多款创新性产品。

在此次展会上,德赛西威完成了辅助驾驶全栈能力在德国本土的落地并快速完成了当地数据合规等一系列筹备工作,带来顺畅丝滑的多场景体验,如城区高速无缝衔接、连续汇入汇出、无保护左右转等,德赛西威的全栈辅助驾驶解决方案适配了当地的交通标识,同时基于当地法规和特定路段设计了智能限速的功能配置,并在不同场景的让行博弈策略做了本地化调整,以确保符合当地交通法规的要求。

04.

智能座舱:AI赋能,隐私保护成关键

中科创达展示了其在端侧AI领域的全球领先实力,包括滴水OS 1.0 EVO舱驾融合、ZCU虚拟化平台、AI座舱、Kanzi人机界面开发工具链、星空夜视算法、DMS/AVM以及域控硬件开发平台等前沿技术,并宣告了深耕欧洲市场的战略全面启航。

图片

中科创达基于AI Agent技术打造的AI座舱成为焦点,彻底颠覆了传统车载系统的被动交互模式。该方案以用户画像深度建模与上下文长时记忆机制为核心,使智能座舱进化为具备主动服务能力的移动智能空间。通过多模态感知交互技术与强化学习算法的融合应用,AI Agent能够精准识别用户身份并建立个性化偏好模型,真正实现"千人千面"的智能化服务体验。

技术架构上,中科创达AI座舱依托Snapdragon Ride平台至尊版(骁龙8797),以滴水AIOS构建起14B参数规模的端侧大模型处理架构。经过硬件加速与算法优化,系统多模态交互响应时间控制在500ms以内,大幅提升人机交互效率。尤为关键的是,其全本地计算架构确保所有数据处理均在车载终端完成,完全满足欧洲对于隐私和数据安全的要求。

此外,中科创达联合吉利汽车集团、NVIDIA全球首发了ThunderSoft AIOS+AIBOX创新产品。这款突破性产品开创了AI边缘计算应用新范式,通过软硬协同优化,为全球主机厂提供兼具成本效益与技术先进性的AI普惠化解决方案。该产品基于NVIDIA DRIVE AGX平台构建弹性算力矩阵,搭载的滴水AIOS具备模块化轻量化架构,可实现跨域资源解耦与多模态数据融合,将加速AI Agent技术的大规模商业化应用。

图片

远峰科技携智能进入、智能空间、智能镜像及智能机电四大产品线参展,现场带来了流媒体后视镜、数字钥匙、脚踢感应、活体检测、无线充、吸顶屏等一系列创新解决方案。

远峰科技流媒体后视镜解决方案(简称:CMS)提供包括摄像头、内流媒体后视镜、外流媒体后视镜等在内的系列产品。远峰科技CMS不仅具备更宽阔的视野,有效降低视野盲区,在雨雾夜等恶劣出行场景,也能保证清晰的行车视野,包括在高速行驶中,自动视野辅助功也能进行场景智能优化,进一步提升驾乘安全。

这次展出的全新纤薄内后视镜,以一体化超窄边框和超薄厚度突破行业外观极限,超高分辨率摄像头也领先于行业。除了常见的LC/EC防眩光,在屏幕的创新应用上,远峰科技还引入了全新显示背光技术,以提供更舒适的视觉体验,根据不同场景优化行车视野,确保行车安全。

本次展出的远峰科技新一代数字钥匙,不同于传统方案,将UWB, BLE Channel Sounding信道检测,星闪SLE等前沿技术深度耦合,实现分米级高精度定位测距,避免因定位不准导致反复解闭锁的“乒乓”现象和用户罚站,稳定实现30米寻车,8米迎宾,2米自动解锁。

在车载无线充领域,远峰科技本次展示了涵盖新一代磁吸和超充在内的解决方案。在充电标准上,远峰科技无线充可以全面覆盖最新Qi 2.2Qi 2.0Qi 1.3协议,无论是新老设备都能全面兼容,无需担心适配难题。支持MPP 25W15WEPP 15W主流功率模式,满足磁吸和快充需求;更通过私有协议将功率提升至50W,大幅缩短充电时间

安全层面,设备搭载FOD异物检测、OVP过压保护、OCP过流保护、OTP过温保护等多重防护机制,有效保障设备与人员安全。系统兼容性上,可选配AutosarAutosar网络管理功能,轻松融入不同应用场景的系统架构。

总结

从本届慕尼黑车展可以看出,中国智驾企业出海已经进入新阶段:不再是简单照搬中国方案,而是基于当地需求进行深度适配研发和服务。从技术架构到产品设计,从数据合规到驾驶策略,中国企业正在将中国经验与本地需求相结合,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全球化布局。

这种全栈、开放、快速实现的本地化能力,正成为中国智驾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新竞争优势,也为全球智能驾驶技术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随着2026年多个量产项目的落地,中国智驾方案有望在全球市场上占据更加重要的位置。

点击查看全文
评论赞0分享
轨迹
智驾慕尼黑车展

欢迎关注我们!

上海恩翌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1NE时代-小恩
188-1775-0862
沪ICP备17041240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