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Script is required

【NE报告】2025年7月辅助驾驶产业洞察分析报告

当前阶段,中国辅助驾驶市场瞬息万变,对于车企、方案商、芯片厂商、控制器硬件厂商、传感器厂商等辅助驾驶产业参与者来说,及时掌握技术及市场变化趋势至关重要。NE时代为了帮助辅助驾驶参与者及时跟踪产业信息与趋势,结合NE时代乘用车ADAS数据库、公开信息资料、业内人士一对一交流内容,推出系列《NE辅助驾驶产业洞察分析报告》。

系列报告主要分享低中高阶辅助驾驶渗透率、不同车企品牌高阶辅助驾驶技术路线与推进进度、低中高阶辅助驾驶控制器与传感器方案、热议辅助驾驶产品与技术路线的解析等,覆盖辅助驾驶软硬件各方面,希冀为辅助驾驶参与者的产品布局、技术路线选择、潜在客户与供应商选择等提供参考基础。

本期comments一览:

1.2025年1~7月L2及以上辅助驾驶车型销量达793.06万辆,其中L2++及以上车型销量达283.95万辆,占比为35.8%。7月份车型销量及渗透率较上月有所下滑

2.2025年7月10万元以下车型的辅助驾驶渗透率有所下降,包括低阶辅助驾驶和L2++及以上的高阶辅助驾驶,而其他各价位段的渗透率均有所上升

3.VLA、世界模型、WEWA等大模型陆续在车端与云端为全场景的智能辅助驾驶助力

4.小鹏认为L3汽车至少具备L3级算力、AI软件能力、L3级硬件冗余以及法律法规的认证

5.2025年7月通过前视一体机实现L2及以上功能车型销量66.05万辆,在辅助驾驶控制器硬件中的比例持续下降,而域控制器车型销量则达到59.9万辆,在辅助驾驶控制器硬件中的比例达到47.56%

6.地平线J6E、J6P在自主车企中进入量产时代,搭载于广汽埃安、上汽名爵、上汽荣威、奇瑞星途等品牌车型

7.Momenta自研辅助驾驶芯片已完成点亮并进入装车测试阶段,主要对标英伟达Orin X与高通8650

8.目前采用前视+后视+侧视的方案基本成为高阶辅助驾驶的标准组合,其中后视与侧视采用1个与4个单目的方案,前视则采用单目/双目/三目不同方案

9.图达通获得三家国有车企及一家TOP合资车企定点,预计将于2025年底到2026年实现量产,在蔚来之外获得加量支持

10.在大多数车企免费为消费者提供辅助驾驶功能时,消费者“免费获取”的心智已被培养,造成软件付费订阅模式的实现难度高于预期

2025年1~7月L2及以上辅助驾驶车型销量累计达793.06万辆,渗透率达63.16%,其中L2++及以上车型销量累计达283.95万辆,占L2及以上辅助驾驶车型总量的35.8%。从单月数据看,2025年7月L2及以上辅助驾驶车型销量125.95万辆,其中L2++及以上车型销量54.35万辆,占L2及以上辅助驾驶车型销量比例为43.15%,持续上升。整体上,相较于6月份而言,辅助驾驶车型销量有所下滑,这与乘用车整体市场下滑有关。

从价位段来看,2025年7月10万元以下车型的辅助驾驶渗透率相较于2025年Q2有所下降,其中L2++及以上渗透率的降幅较为明显,达到1.3个百分点。10万元以上车型的辅助驾驶渗透率均上升,尤其是40万元以上车型,增幅明显,L2及以上渗透率增长将近6个百分点、L2++及以上渗透率增长将近7个百分点,主要得益于问界、腾势、理想等品牌的高端车型销量提升。

在辅助驾驶渗透率不断提升的市场环境下,L3的讨论热度越来越高,多家车企从不同层面表明自身具备“L3能力”,包括算力层面、算法层面、冗余层面等,但目前的落地情况并不及讨论热情与宣传热度。何小鹏公开表示,L3汽车至少应同时具备三种能力才可实现:一是L3级算力和AI软件能力;二是L3级硬件冗余,包括算力冗余、转向冗余、制动冗余、电源冗余、感知冗余等;三是法律法规的认证。在这些能力准备还不充分的情况下,L3的落地还有段要走。

随着汽车整车市场不同派系品牌的洗牌、更迭,辅助驾驶软硬件供应链也随之发生较大变化。如需及时掌握辅助驾驶整车渗透与供应格局变化,可持续关注NE时代每月发布的辅助驾驶产业洞察分析报告。本月报告可见以下《NE报告·2025年7月辅助驾驶产业洞察分析报告》。

点击查看全文
评论赞0分享
轨迹
辅助驾驶产业洞察

欢迎关注我们!

上海恩翌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1NE时代-小恩
188-1775-0862
沪ICP备17041240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