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整车> >
> >>
>1、印度拒绝特斯拉减税请求 >
>>
>日前,印度政府拒绝了特斯拉CEO马斯克关于对进口特斯拉减税的请求,印度政府表示,已经允许以较低的税率进口未完全装配的车辆,并在当地组装生产,这并不构成阻碍。>
>印度政府一直希望特斯拉能在印度生产制造,但马斯克则希望印度能够降低关税,在印度销售价格实惠的非印度制造特斯拉汽车。目前,特斯拉未能给出具体建厂和生产方案。此前,印度公路交通和运输部部长加德卡里明确表态,特斯拉想要进入印度市场,就不得在印度销售中国制造的特斯拉汽车。特斯拉应当在印度本地生产制造,并提供给印度市场以及全球其他市场,印度政府也将为特斯拉提供一切必要的支持。>
>2、贾跃亭被爆造假,FF调整组织架构>
>2月2日,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官网显示,FF公司独立董事会组成的特别委员会已经完成调查,并向SEC提交8-K文件。>
>文件显示,在审查过程中,特别委员会得出以下结论:>
> > >对于FF与PSAC于2021年7月进行的业务合并,某些公司员工向某些投资者发表的关于贾先生在公司中的角色信息不准确,贾先生在企业合并后对公司管理的参与程度更大,比向某些投资者展示的要多。 >
> >公司在业务合并前的声明称,已收到超过14000份FF 91车辆的预订可能具有误导性,因为这些预订中只有数百个已付款,而其他(总计 14000 个)未付款。 >
> >与公司此前公开披露的内部控制中发现的重大缺陷一致,公司对财务会计和报告的内部控制需要对人员和系统进行升级。 >
>公司的企业文化未能充分重视合规。>
> >>
>根据文件显示,针对现有的调查结果,特别委员会提出了多项整改措施建议,并已于2022年1月31日得到FF董事会的批准。具体如下:>
> > > >任命现任董事会独立成员 Susan Swenson 担任新设立的执行主席职位; >
> >公司首席执行官毕福康(Carsten Breitfield)和创始人兼首席产品和用户生态系统官贾跃亭将直接向Susan Swenson汇报,且两人的年度基本工资均将削减25%。 >
> >任命Jordan Vogel为首席独立董事。 >
> >根据新的领导结构,Brian Krolicki 将卸任董事会主席和公司治理及提名委员会主席的职务,成为董事会审计和薪酬委员会的成员,Jordan Vogel将卸任公司治理及提名委员会的职务。 >
> >Scott Vogel将成为董事会审计委员会、公司治理及提名委员会的主席。 >
>FF全球资本市场副总裁王佳伟(有媒体称其为贾跃亭外甥)被停职。>
> >>
>电池> >
> >1、锂金属电池厂商SES上市>
>锂金属电池厂商SES日前与特殊目的公司Ivanhoe Capital Acquisition Corp完成合并,实现曲线上市。新公司在纽交所上市交易,新股票代码分别为“SES”和“SES WS”。新公司合并后其股权价值超过30亿美元,合并后公司的资产负债表将产生超过4.8亿美元的现金。>
> >此次交易以本田汽车有限公司、通用汽车、现代汽车公司、吉利、起亚公司、上汽集团、科赫战略平台、LG Technology Ventures、富士康等主要投资者的2.75亿美元普通股PIPE发行为基础。>
>2、松下宣布4月开始生产4680电池>
>松下的财务总监近证实,松下正在翻新一个工厂为生产新型电池生产做准备,预计将会在4月开始试生产4680电动车电池。这一款电池,正是2020年的时候由特斯拉提到的4680电池,号称单体能量可提高5倍,整车续航里程增加16%。而松下也表示,由于特斯拉于这一电池有着很强烈的需求,因此量产以后会优先满足特斯拉方面的要求。按照松下的财务数据,特斯拉的业务占松下能源业务收入60%左右,该业务在去年最后一个季度的收入为16.9亿美元。特斯拉为其贡献了10亿美元收入,松下当然会设法优先保障这位大客户的需求。>
>3、LG新能源和通用汽车将合建第四电池厂>
>2月3日消息,美国通用汽车(GM)和LG新能源计划合资建立第四家电池工厂。>
>通用汽车首席执行官玛丽·博拉表示,计划在今年上半年内敲定第四工厂的选址地,将与LG新能源保持合作,并于近期公布具体计划。>
>LG新能源相关人士表示,具体事宜尚未敲定,但考虑到近期全球电动汽车市场发展迅猛及通用旗下电动汽车需求增加,两家公司正在探讨新建第四工厂等加强合作的方案。>
>通用汽车和LG新能源于2019年携手成立合资企业“Ultium Cells”,并在美国俄亥俄州和田纳西州建立两家产能超过35GWh的电池工厂,第一工厂和第二工厂分别于今年和明年起投入量产。两家公司上月还公布,将共同出资26亿美元在美国密歇根州联合投建第三家电池厂,并将该工厂的产能规模扩大至50Gwh。 >
>>
>电驱动及半导体> >
> >1、日本将于2022-2024年上线大量新晶圆厂 >
>随着日本政府加大对本地IC制造业的支持力度,包括台积电和索尼的合资企业在内的几家新晶圆厂将在日本建设。据业内人士透露,这些晶圆厂预计将在2022年至2024年之间上线。>
>据日媒消息,台积电预计将在合资企业履行索尼的CMOS图像传感器和汽车MCU订单,以及丰田的自动驾驶芯片订单。>
>此外,东芝和三菱电机正分别在石川和广岛的工厂建设新的功率半导体晶圆厂,预计在2023-2024年开始生产。东芝于2021年3月透露,计划扩建石川工厂,增设一个12英寸的工厂,用于生产动力设备,并计划在2023财年上半年开始大规模生产。>
>2、日本试制出碳化硅和氮化镓合体的功率半导体>
>据日经新闻报道,日本产业技术综合研究所(简称产综研)成功试制了新一代功率半导体材料碳化硅(SiC)和氮化镓(GaN)合为一体的半导体。通过结合两种特性不同的材料,兼顾较高的转换效率和可靠性。>
>产综研在碳化硅基板上制造二极管和氮化镓的晶体管,开发出了兼具两方面优点的半导体。在位于茨城县筑波市的研究基地“TIA”,成功进行了采用直径100毫米基板的功率半导体的试制和试运行。>
>该半导体支持的电流在试制阶段约为20毫安,今后将为了实用化而开发支持10安培以上电流的功率半导体。未来力争应用于小型纯电动汽车搭载的逆变器、以及光伏太阳能发电设备的电源调节器(电力转换装置)。>
>>
>智能网联> >
> >>
>1、预防极端情况 丰田研发自行漂移技术>
>近日,根据海外媒体报道,丰田研究院公布了其最新成就,一款可以自动漂移的Supra。它是一种专门开发的车辆,旨在帮助自动驾驶技术在极端情况下控制汽车。该车并非是为参加类似D1漂移比赛,其开发宗旨是能够在不可预见的情况下防止碰撞的自动驾驶技术。 >
>该系统的运行逻辑为,自动驾驶系统每20秒计算一次车辆即将发生的行车轨迹,以便车辆在应有的行驶轨迹上并保持相对平衡(无论是直线行驶、转弯还是漂移姿态)。值得注意的是,该技术的原型已经被编程为在识别道路上的障碍物进行自主的漂移避障。该技术已被丰田描述为使用非线性模型预测控制的技术。试验车型配备了计算机控制的转向、离合器控制、单独的车轮制动和计算机控制的油门。仅通过单独的车轮制动,该系统就可以比普通驾驶员更好的控制车辆。>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