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G化学于11月13日宣布,公司已与美国电动汽车相关企业签署了一份价值3.762万亿韩元(约合183亿人民币)的正极材料供应合同。合同期限将持续至2029年7月底,签约方尚未公开。
LG化学目前已确保了总计15万吨的正极材料产能,其中包括韩国国内清州工厂的6万吨、龟尾工厂的4万吨,以及中国无锡工厂的5万吨。
LG化学充分利用其国内生产基地,于2023年从丰田汽车北美制造公司(TEMA)获得了价值2.9万亿韩元的正极材料供应合同,并于去年2月与通用汽车(GM)签署了价值25万亿韩元的巨额供应合同。供应给通用汽车的正极材料足以制造500万辆电动汽车。去年9月,该公司还赢得了Prime Planet Energy & Solutions(丰田与松下的日本合资企业)的正极材料合同。
LG化学之所以能接连斩获大单,源于其构建了独立的供应链,从而为应对美国《通胀削减法案》(IRA)奠定了基础。此前,LG化学引入日本丰田通商作为龟尾正极材料工厂的主要股东,该工厂最初是与中国钴业专家华友钴业以51:49的持股比例建立的合资企业。通过此次调整,股权结构变更为LG化学持股51%、丰田通商持股25%、华友钴业持股24%。
此外,LG化学也在加速下一代电池的开发。最近,该公司与中国最大的综合能源公司中国石化(Sinopec)签署了钠离子电池核心材料的联合开发协议。通过该协议,双方同意共同开发作为下一代钠离子电池核心材料的正极和负极材料,并构建稳定的供应链。













沪公网安备31010702008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