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Script is required

8月新能源乘用车销量分析

8月新能源乘用车批发销量突破10万辆,同比增长43.7%,环比7月增长23.9%。其中插电混动销量1.75万辆,同比增长25%。纯电动的批发销量8.25万辆,同比增长45%

去年8月销量偏低是因为新能源车补贴调整后的需求暂时低迷,今年的8月销量的反转,新能源车未来将呈现持续走强特征,8月开始的同比将出现高增长。但自主新能源车市场发展仍有一定压力,亟待全面恢复。

一、新能源乘用车总体走势

1.2020年新能源乘用车总体走势

2020年8月份新能源乘用车批发达到10万台,相对于2019年8月份的7万台增长41%。由于2019年的前高后低走势,目前看2020年1-8月份与2018年走势相近,相对16~17年的走势也是基本呈现不断走强的类似特征,2020年1-8月份的表现相对还是较好的。

2.2020年新能源乘用车月度走势

剔除2019年高基数因素,今年8月份的走势仍低于18年的同期销量,新能源车市恢复增长动力不强。

今年8月份的新能源车销量环比7月表现很不错,8月份出现环比大幅增24%的情况,这也是因为新的增长动力逐步成长。这也体现高端需求走势较强特征。

3. 8月新能源车零售环比走强

从乘联会的零售数据看,2020年8月份乘用车零售达到9.27万台,相对于19年8月份的6.37万台提升较大。

随着疫情改善带来的增长,新能源车市自谷底回升,目前的持续回升态势明显。今年的私人消费有了新的增强动力,但限购城市的新能源车销量相对比较低迷。

4.乘用车市场动力结构

在总体乘用车市场内部,各动力类型走势差异较大。插电混动与混合动力的走势相对平稳,纯电动的走势波动巨大。近期纯电动的回暖态势强于总体乘用车。而混合动力与插混的走势相近,与传统车走势也是趋同。

二、新能源乘用车市场结构分析

1. 造车新势力持续走好

8月份新能源车的结构基本均衡,纯电动相对上月走势改善。其中主要因素是入门级的新能源车表现相对较强,相对于2019年自主品牌占新能源车89%的份额,今年8月份传统自主仅有64%的份额,但较上月份额改善较大。8月份的主流合资品牌的纯电动车表现相对稍差,份额为4%。外资品牌新能源车特斯拉降到14%的份额,表现略显乏力。

纯电动车的新势力车企逐步成为新能源市场重要参与力量,20年8月新势力车企的销量逐步达到16%的纯电动份额。蔚来、威马、小鹏、合众、爱驰等逐步进入量产周期。

插电混动市场的自主品牌面临合资插混车型的正面竞争。由于品牌和供应链的劣势,近期自主品牌在插混市场的份额由主流优势逐步转为劣势。8月份由于日系高温假等因素影响,传统自主品牌份额回归到40%,主流合资品牌插电混动占到车市份额23%,豪华品牌为21%。

2. 20年8月的新能源车的纯电动占比82%

8月新能源乘用车呈现较大负增长特征。8月份纯电动车占比达到80%,插电混动有20%的比例,总体表现稳定。

在新能源车中SUV的占比持续下降,纯电动SUV占比为22%,插电混动的SUV占比上升到44%。

由于参与厂家的增多,加之插混的车型逐步丰富,近期的插混产品走强,但插混的总体需求偏弱,自主插混增长空间也不是很大。

2020年纯电动车的轿车市场份额占到74%,相对于19年保持稳定,未来有提升空间。

2020年插电混动的轿车市场份额达到53%,相对于19年的轿车占比54%,小幅下降。

3. 新能源车的级别-A00级逐步改善

今年8月的A00级电动车同比增长42%,体现新市场逐步被开拓,市场潜力巨大。

过去两年纯电动乘用车的增长主要是A00级车的拉动,因此,A00级从16年的44%上升到17年的69%,下降到18年的48%,19年全年是27%,2020年份额21%。而8月份的纯电动A00级车份额改善到31%,推动新能源增长。

插电混合动力A级和C级的份额在持续下降,A级的下降趋势尤为明显;B级的份额在逐步增长之中。

而B级电动车因特斯拉新品贡献,销量出现同比暴增,但环比表现相对稳定。

三、新能源总体市场走势

1.新能源车新品表现

8月疫情影响消散,加之成都车展后的市场回暖,是新能源车新品推出较多时期。8月新能源车新品推出亮点较多,荣威的ER6和几何C的产品力不错。

前期由于疫情影响,自主品牌整体生存压力较大,近期规模效益改善,8月推新品的力度加大。但合资新品速度较慢。

2.新能源车细分市场变化

2020年新能源车主要的市场还是A级电动车市场,近几个月基本达到近3万台的销量。

疫情对新能源车市场的冲击仍然是在网约车和出租的需求,换购增购需求冲击较小。

A00级纯电动车市场仍是内资品牌第二大市场,但在补贴退坡期后销量下滑较快。A00级电动车本月开始高增量。

A0级电动车市场总体相对低迷,下行趋势比较明显。

A级、A0纯电动车市场增速有所放缓,未来A00级仍是强势增长的细分市场。

3. 历年逐月新能源车主力厂家销量走势

由于今年8月属于秋季市场启动期,开学潮对车辆出行需求较大,而五菱的微型电动车表现突出,五菱强力的新品增量在生产端已经体现。

前期比亚迪始终是一枝独秀,这月被五菱超越。特斯拉总体较强,但季度内的走势波动较大,有自身规律。

4. 新能源车乘用车车型批发表现

2020年新能源乘用车的主力车型与前期发生巨大变化,由于前期部分自主主力车型销量高增长之后透支因素,所以20201-7月份,销量领军的车型是特斯拉等。8月的五菱宏光MINI的销量超高,车型的单一销量提升意义巨大。

从厂家批发销量看,五菱宏光MINI与特斯拉Model3超过万台,而广汽新能源的AION S和欧拉、奇瑞EQ的销量突破3000台,也是很好的。

比亚迪秦和蔚来ES6的需求也是不错,理想ONE的销量增长平稳,体现造车新势力的表现良好。

1-8月的排名看,产品多元化趋势明显。

目前车型销量分化仍较明显,第一名达到月均万台规模,后面大部分主力品牌在月销2000台水平,单车型销量偏低不利于成本降低和市场认可。

四、新能源市场需求结构分析

1. 新能源乘用车产品特征

新能源乘用车的出租租赁类占比逐步提升。纯电动2020年租赁的占比相对2019年同期稍有下降。

单位性质的纯电动乘用车基本都是出租用途,其他用途的新能源乘用车还没有太大市场,或者市场逐步萎缩,这也是补贴减少导致的新能源乘用车缺乏市场竞争力的体现。

乘用车的市场是波动巨大的市场,但2020年电动市场持续低迷,其中疫情影响的出租租赁市场受冲击巨大。

2.区域市场的表现在逐步改善

新能源乘用车主要在限购特大城市需求较强,2020年纯电动乘用车在特大城市,占到总销量42%,较2019年提升3个百分点,这也是说明限购城市的纯电动车市场需求较为综合全面。

近期大型城市市场的新能源车逐步增长,体现中高端新能源车的市场拓展。而县乡市场的新能源车也是逐步扩展。中间的中型城市和小型城市的新能源车销量走势不强。

7月的新能源车增长主力仍是特大限购城市,上海、深圳、北京等相对突出。但全年看的市场增量在苏州、南京等大城市,已经运城、林峰、三门峡等特色区域推广地区。

3.各纯电动车车企的区域需求差异

主力车企的区域需求差异较大。目前看特斯拉的区域集中在大型城市以上的市场,特大城市的市场份额为59%

上汽乘用车、吉利等在各类市场的份额相对均衡,且特大城市和县乡市场的表现稍强。

小鹏与蔚来汽车的客户需求与特斯拉相近,也是高端市场的需求比较集中。

而小型车的奇瑞与长城、五菱等市场的市场主要是中小城市的。

如果上汽通用五菱、奇瑞、长安的市场能大幅开拓起来,中国新能源车市的发展的潜力将会真正爆发。

4.插混乘用车的区域需求

目前看非限购城市的插电混动车占比逐步提升,宝马和比亚迪相对均衡发展。

前三强的宝马、理想、比亚迪已经占到插混分份额52%。

5.新能源乘用车的区域渗透率

目前看限购城市的纯电动车占比大幅提升,从2017年的6%上升到2020年的10%,而非限购城市中的,大型城市、中型城市和小型城市的新能源车的纯电动车的销量占比基本相同,2020年都在4%左右的水平。

2020年插混市场在全国各地市场占比都持续增长,尤其在限购城市,插混车市场占比达到3%,全国插混也达到1%的最高水平。

在其他各地市场的插混市场的占比也呈现持续提升的特征。

6.出租租赁领域表现偏弱

受疫情影响,2020年出租网约的新能源渗透率出现下滑,7月整体渗透率仅为5%。

7.各区域市场的企业差异化很强

各地出租市场的表现相对差异化较大。今年7月表现较强的出租市场是广州,长沙、上海、深圳、青岛、临汾等。

其中各个厂家在各地的出租市场表现也是差异较大。本地产品在本地出租市场的占有率并不一定很高,比如深圳市场,还有天津市场今年都是外地品牌表现相对优秀。

私人纯电动市场的特色相对鲜明,高端化趋势极其明显,除了天津市为长城,柳州市为上汽通五菱。

造车新势力的蔚来汽车,小鹏汽车,威马汽车,表现都是很不错的。特斯拉表现相对优秀,与此同时,蔚来汽车成为纯电动车高端市场的第2位,小鹏汽车表现也不错,而传统造车企业在私人表现的并不突出。

插混的宝马和理想汽车的市场表现较强。

8.北京市场走势

北京市场2020年新能源车市场走势相对较强,7月销量达到5千台。进度较慢,部分消费者购车相对谨慎。

2018年新能源车指标相对紧张以来,2019年北京新能源车市场跟全国走势基本相近,3~7月份呈现超高增长的特征,这是补贴退坡和指标发放节奏带来的促进效果。

9.上海新能源市场走势

上海市场的新政策走势与北京市场明显反差,2019年走势极度平稳,只有20196月份新上海新能源车呈现一个小爆发增长特征。

今年7月份上海的新能源车市场销量达到0.8万台,相对去年也属于高位水平,体现上海的新能源车需求被有效拉动。

五、限购城市新能源市场需求结构分析

1. 限购城市摇号购车需求

目前看限购城市的中签率仍然相对较低,广州、天津、杭州的中签率大概在6%左右的水平,而深圳的中签率仅有不到3%,北京的中签率只有1%。目前看北京跟深圳的消费者靠摇号购车基本短期内无法满足,摇号属于中彩票性质的,难度巨大。

2. 限购城市拍牌购车需求

目前在限购城市的拍牌价格逐步企稳,广州拍牌价格从188月份的5万块钱下降到1.8万,8月回升到3万。目前看天津杭州都有传统汽车拍牌价格企稳回升的特征。而目前来看上海跟深圳的价格相对较好,尤其上海价格仍能保持9万块钱稳定水平,限购城市的购车需求仍有稳定的增长潜力。

3. 限购城市拍牌价格

限购城市的拍拍牌价格相对稳定,体现购买牌照的需求仍相对很强。个人出行的用车需求持续上升,传统车的购买力不断提升,这对车市也是很好的促进。

六、纯电动车市场分析

1. 历年纯电动主力厂家销量走势

近几年以来纯电动乘用车市场仍然是自主品牌为主的格局,前期虽然特斯拉属于进口车,但自主车企占据纯电动车的绝对优势地位。近期合资车企进入的增多,主要原因还是自主品牌销量下滑较大。

今年8月份纯电动乘车市场的五菱、比亚迪,广汽新能源、蔚来汽车等表现相对优秀,但北汽新能源暂时仍处调整期。

19年末的上汽通用五菱表现相对较强,但今年微型电动车没有几个企业走势表现优秀。五菱开拓的市场是独特的新市场。

2. 8月纯电动主力车型批发平稳

2019年纯电动车型表现相对较强的是MODEL3、比亚迪元EV、北汽EU、广汽传祺AION S。今年新能源车厂家走势的压力相对比较大,主力车型的销量相对去年同期相比都出现了明显的下降。

20年的上汽新品、蔚来ES6新品表现不错,尤其是新势力的私人市场开拓较好。

七、插混市场分析

1. 插电混新能源车企业表现一般

2020年8月份插电混动动力市场,主要的厂家是比亚迪、理想汽车、华晨宝马占据前三。自主品牌比亚迪、理想汽车、上汽乘用车的插混表现较好。

由于近期插混市场销量均较低,排名有一定偶然性。由于产业链差异,插电混动动力车型的部分合资企业表现相对优秀。

2. 插电混动主力车型批发销量回升

插电混合动力车型体现合资企业为主的特色。近期理想ONE等的销量较好,宝马5系的表现相对较强,比亚迪汉上市2个月批发量进入前三,势头较好。

增程式电动车的理想ONE的表现相对较强,说明消费者对高端电动车还是有很好的的接受度,增程式的消除顾虑也是被接受的。

八、普通混动市场分析

1. 混合动力企业表现较强

2020年混合动力车型还是日系几家的表现相对较强,丰田和本田两个品牌为主体。

广汽本田和东风本田月度间波动很大,这也体现了丰田和本田的产业链压力。

混动车型品种随着日系新品进入而呈现丰田与本田抱团发展市场的特色。

2. 普通混动主力车型越来越少但需求良好

20年8月份普通混合动力总体走势较弱,前期日系受到疫情影响较大,近期车市恢复较快导致混合动力环比变化较大。8月的日系产销因休假异常。

因为疫情对北方影响小一些,因此今年一汽丰田等的混动表现较强。但随着疫情的改善,日系的混合动力逐步恢复增长。丰田和本田新品都有混动车型配套推出。CRVRAV4SUV车型的混动表现优秀,成为推动日系车市场增长的巨大推动。

九、欧洲超越中国新能源意义不大

1. 欧洲新能源走强

今年前七个月,欧洲电动车注册量约达50万辆,超出中国新能源乘用车销量约10万辆。预计随着欧洲各国补贴的大幅增长,加之碳排放指标压力等诸多非市场因素,推动欧洲各车企的电动车新品加速推出。今年,欧洲纯电动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车的销量可能会超过100万辆。

2. 新能源乘用车发展阶段差异

中国目前处于由补贴推动向市场化需求拉动的转型期,而乘用车新能源与燃油双积分考核政策可能因为疫情因素而放缓,今年国际车企在中国投放新能源车的进度压力减缓。

下半年的新能源车增量仍是自主品牌厂商的产品为主,市场化的私人需求难以出现超强爆发。

3.中国仍将领先世界新能源

明年中国新能源车仍会世界领先。原因是中国的新能源发展目前尚处于不均衡阶段:现阶段合资企业新能源车在中国表现较弱,仅占传统车销量2%左右,这不符合双积分政策对新能源车的规模要求。合资企业不是没能力造新能源车,而是针对中国市场的新品尚未准备到位,明年将是合资品牌新能源车发力期。

欧洲市场的新能源车档次也是参差不齐,很多欧洲市场凑数的新能源车如果放在中国是没有补贴的。中国一直对微型电动车持续降低补贴,推动中高端产品高质量发展。而欧洲目前是以补贴推动数量规模第一为目标导向的,因此与中国的发展阶段无可比性。

现在中国新能源车的自主品牌逐步恢复活力,增长动力可持续性强,明年合资品牌也将加速推出新能源车,因此明年的世界新能源车市场仍会是中国领先。

点击查看全文
评论赞0分享
轨迹
新能源乘用车销量8月2020年

欢迎关注我们!

上海恩翌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1NE时代-小恩
188-1775-0862
沪ICP备17041240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