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曾经有一个特别走心的实景广告,一位特斯拉女士由于电量耗尽受困在街道中,一位比亚迪宋男士英雄救美,将自己车上的电量转移给了特斯拉女士。这种能够实现电动汽车直接向外供电的技术叫做>V2X>(车车之间叫>V2V>,车与电网之间叫>V2G>,当然,还有火锅、麻将桌、烧烤>……>),这其中应用到的关键技术叫做>bi-directional charging>,即所谓的双向充电。>
>>
>现在,特斯拉极有可能上线这一功能。> >
>>Electrek>在昨天的一份报道也专门提及到了该项功能,它们在>Model 3>的硬件电路中其实已经具备了该种功能的实现,但特斯拉没有激活这种功能。>Electrek>援引的是一位电气技术员>Marco Gaxiola>对>Model 3>车载充电器>OBC>的逆向分析,>OBC>以及相关的电路原理图如下:> >
> >>这种在硬件层面提前布局的做法,正是特斯拉一贯的风格,以便在后续时机成熟时统一上线新的功能。实际上,在去年我们就发现,>Model 3>没有预充电阻和预充继电器,而>Models>使用的是电阻>+>继电器这种常规预充电路,这种方案稳定性高,但损耗比较大。> >
>> >
>>基于当时的信息,推知的是,>Model 3>应该是将预充电路的功能集成到>DCDC>回路中,而且是采用了双向>DCDC>的方案。其原理示意图如下:> >
>>
>Model3>使用双向>DC>模块做电机控制器电容预充。双向>DC>由于使用了电感等储能器件,加上双向同步整流拓扑结构配合电压电流精确控制,可实现较小损耗的预充。发热量小。同时汽车下电后,还可以回收电机控制器电容能量到电池包,做到快速下电和节省能量。但这种方案的稳定性较差。> >
>> >
>>当然,这两种双向的技术并非什么新鲜的技术,也没有很高的门槛,但是一旦特斯拉上线这些功能,其对行业的影响将非常大。> >
>> >
>>首先,未来的分布式电网一定是个趋势,而电动汽车是整个电网生态中不可缺少的部分。马斯克和前首席>CTO >斯特劳贝尔都是这一场景应用的忠实拥护者,但为什么一直特斯拉没有推出该功能呢?> >
>> >
>>一个原因:> >是早期特斯拉的销售的车辆基数还少,这样对于>V2G>来说是没有意义的,现在特斯拉全球的销售已经超过了>100>万辆。根据斯特劳贝尔在>2015>年预计,当达到这个基数时,特斯拉对电网载荷的控制容量将达到>10GWh>,此时>V2G>才具一定的规模效应。> >
>> >
>>我们知道,特斯拉从来不发布什么“概念车”,每一个产品都是量产的,所以,>V2G>也一样,不会搞什么噱头,要做的话,一定是直接批量应用的。这个时候,只需要激活>Model 3>这些车型的硬件即可。> >
>>
>另一个原因:> >在于电芯。对于马斯克来说,电动汽车首先是个交通工具,这是第一位的,而>V2G>的双向充放电,将会对电芯的循环寿命等带来较大的衰减,这对于早期的特斯拉车辆来说是不可接受的。随着“百万公里电池”的突破,这种衰减带来的影响将大大降低,即电芯层面也具备了这个基础。> >
>> >
>>这个电芯的开发也正是>Jeff Dahn>极力想推广的,他本人也看好>V2G>的这种应用,所以,>BatteryDay>有很多值得期待的新东西。> >
>> >
>>V2G>不是一个单纯的技术问题,它涉及到的系统问题,商业模式问题同样也是阻碍这一技术落地的原因。现在看来,特斯拉的整体布局可以克服这些不足。> >
>> >
> > >>特斯拉已量产了自己的太阳能光伏产品;> >
> >>特斯拉已大规模推广自己的储能产品>Powerwall/powerpack/MegaPack>;> >
> >>特斯拉已布局了支持线上能源货币交易的平台>Autobidder>;> >
> >> >
>>这样,低成本>/>高寿命的电芯>+>百万级车队>+>光伏发电>+>储能>+>能源交易>Autobidder>,就构成了特斯拉>V2G>的一个雏形平台基础。> >
>>
因此,特斯拉称自己是一家能源公司。>
>>
>
>
>
> >
知识步行街>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