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氪从多位接近蔚来管理层的知情人士处获悉,负责电动力工程团队的蔚来高级副总裁黄晨东将离职,任期到6月30号。伴随黄晨东的离任,蔚来电动力工程部门也面临重组,该部门200多名员工被分流进不同业务线。>
>蔚来向36氪确认了此事,并回应称,“感谢黄晨东先生在蔚来做出的贡献。”>
>,其在2015年3月,蔚来成立不到半年就已加盟。他曾任上汽集团新能源事业部副总经理,>加入蔚来后,>先后负责蔚来的整车开发、自主智能驾驶技术研发以及电动力工程等业务,这些均是新造车公司的核心业务>,尤其以三电系统最为核心。黄晨东去年10月升任蔚来高级副总裁,直接向CEO李斌汇报。>
>一位接近黄晨东的蔚来内部人士透露,黄晨东的离职与蔚来近期对电动力工程部门的重组有关。>
>黄晨东的电动力工程部门主要负责蔚来汽车的电池控制系统、电机研发、车辆控制(VCU硬件和软件)等业务,而蔚来在近期通过全员信宣布,对电动力工程部门进行调整,该部门各条业务线在蔚来内部按照职能进行整合,>
>对此,蔚来方面表示,“我们是进行了调整,但是业务在正常进行,不会受到任何影响。”>
>“整个团队有超过250人,都被分化进公司不同的业务线,目前没有裁员情况。”来自蔚来电动力工程部门员工向36氪透露。>
>上述接近黄晨东的知情人士表示,电动力工程部门以自研业务为主,整车开发以外包居多,此次调整也有降低研发费用的考量。>
>此外,蔚来也急需自我造血、减少资金压力,因此将电机研发转给电机制造公司蔚然动力,培养后者独立工程能力,有助于蔚来动力获得外部订单。>
>而实际上,引发黄晨东离职的一个关键因素正是电机研发业务被拆分。上述知情人士向36氪透露,“黄晨东是以联合创始人的身份加入蔚来,在蔚来负责过整车开发、ADAS(智能驾驶)等多个关键业务,但都先后被分出去了,这次电机研发也要拆出去,划到XPT(蔚然动力公司英文名),他可能难以接受。”据悉,蔚来电机研发团队有超过50号员工。>
>与特斯拉一样,蔚来是业内少有的自主研发生产电机的电动车企,蔚然动力公司正是蔚来旗下的电机生产制造公司。在过往架构中,电机技术相关的知识产权属于蔚来整车公司,蔚然动力公司主要负责电机生产制造。“两边公司签有协议,可以免费共享技术成果。”一位蔚来管理层透露。>
>虽然可以共享技术,但是在上述管理层看来,蔚然动力作为一家零部件公司,从发展趋势来讲,势必走向更加独立,这也决定,蔚然动力需要拥有自身完整的研发和工程能力。>
>从事蔚来电机研发的员工向36氪表示,“李斌的布局应该是想让XPT(蔚来动力公司英文名)成为上汽的华域,多少外企到现在都没有建立起完整的电机、齿轮箱、电机控制器等研发能力。”华域汽车是上汽控股的独立汽车零部件公司,面向全行业提供产品方案。>
>“如果没有这次整合,蔚然动力就要招募自己的研发团队,这显然又是一笔支出。”上述蔚来高管表示。>
>自2019年以来,蔚来接连推出了一系列降本增效举措,包括裁员、出售非核心业务,以及为子公司引进外部融资。蔚来曾表示,将为能源业务公司NIO Power引入外部投资方,通过出让大股东地位,在上市公司报表中剥离能源公司相关费用。截至目前,NIO Power融资进展尚不明确,该公司也在积极拓展外部业务,蔚来能源业务负责人沈斐在社交媒体表示,“>除了蔚来,已经有包括主机厂、二轮车、物流交通等多个外部客户近10万块电池实时接入其电池监控分析预警平台。”>
> >过去几年在研发和服务上的大举投入,让蔚来汽车在2019年的资金问题频发,裁员、出售FE车队等“暴力”降本举措频出。2019年财报显示,蔚来汽车全年净亏损113亿元,现金余额为10.56亿元。随着去年三、四季度销量提升,又在今年初接连获得4.25亿美元可转债融资,蔚来的资金问题得以缓解。蔚来CEO李斌也公开表示,除了裁员,蔚来将会持续通过业务调整,来降低成本,提高运营效率。>
>上述接近李斌的投资人对36氪分析,业务体系不断被整合优化,长期性的投入也被削减,难免引发高管离职。>在黄晨东离职消息传出前两周,蔚来用户发展副总裁朱江也表示将在5月离职,其曾在去年底代表蔚来发布公开信,标题为《感谢困苦的2019》。>
>36氪APP> >让一部分人先看到未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