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11月26日,从江苏省生态环境厅的一则公示信息中获悉,受政策因素影响,车和家2016年规划的“年产15万辆电动场地车项目”目前已停止建设,这意味着车和家仍然未能拥有自己的电动车生产基地。 >
> > >
根据公示,该项目改由重庆>力帆>汽车有限公司常州分公司租用厂房,承接大部分的产能需求,名称也已变更为“年产10 万辆>增程式>纯电动 >SUV> 项目”,这一描述与车和家不久前亮相的理想智造ONE车型描述不谋而合。业内人士就此分析,由于受到资质申请问题和量产临近的影响,车和家或转换方式,借由力帆汽车的生产资质,代工实现量产。 >
>>欲借力帆代工实现量产> >
>关于力帆代工车和家一事,早在今年9月初就有媒体爆料,但车和家方面迅速作出回应,车和家并没有相关代工计划,仍将采取独立生产模式。 >
>但实际上,目前新能源申请资质已暂停一年之久,重启时间尚未确定。据车和家此前声称,首款车型理想智造ONE将于2019年四季度开始交付。因此其量产压力也随之增加。 >
>根据这份公示材料显示,车和家原定“年产 15 万辆电动场地车项目”已于 2017年7月在江苏省常州市开工建设,此前生产设备已基本完成安装,但并未进行生产和验收。受政策因素影响,该项目目前已停止建设。同时,项目及工厂已由重庆力帆汽车常州分公司租用并承接,江苏车和家汽车遗留的厂房、大部分生产设备、公辅设施和环保设施也由其一并接收,同时承接其全部环境保护等责任。这意味着车和家目前并没有属于自己的乘用车生产基地。 >
>公示信息还显示,项目总投资181784万元,除进行产能扩建外,还将进行设备升级,以适应新车型的工艺和技术。建成后形成年产增程式纯电动 SUV 10 万辆的生产能力,预计于2019年8月投产。 >
>力帆汽车目前接收的生产线、预计生产车型及规模、投产时间等等多个因素,都与车和家首款车型理想智造ONE的条件吻合。对此,新京报分析师就代工和新车生产情况分别通过电话和邮件联系力帆汽车,以及车和家公关部,截至发稿时,均未得到官方回复。 >
>>代工成新势力车企量产“解药”?> >
>事实上,除了车和家以外,不少造车新势力都采取代工的方式实现量产。在新能源资质审批暂停的情况下,代工成为尚未取得资质的“新势力”实现准生的途径。诸如>蔚来汽车>由>江淮>汽车代工、>小鹏汽车>由>海马>汽车代工、新特汽车由>一汽>代工、奇点汽车由>北汽新能源>代工等。从资金和成本角度而言,代工是节约时间和成本的良策。 >
>随着造车新势力车企新车交付的日益临近,竞争也进入了白热化阶段。汽车行业资深专家、原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工业发展室主任赵英曾就此对新京报分析师表示:“新能源汽车领域激烈的竞争已经开始,时间就是生命,否则就不会有高价‘壳资源’的出现。” >
>国家发改委特邀专家张书林此前也明确表示:“核准的条件只会越来越高,生产准入的标准将越来越严格,以促进产业结构调整。自今年开始,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已经进入了竞争发展与结构调整并重的新时代,预计2020年以后,将逐步进入企业兼并重组的高峰阶段。” >
>淘汰赛愈演愈烈的今天,或许代工将成为车和家目前解决量产困境的“解药”。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