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1>日,中国汽车行业股比放开打响第一枪。> >
>>多家财经媒体报道,>宝马>集团将以>36>亿欧元代价收购华晨宝马部分股权,将持股比例提升至>75%>。> >
>>第一电动联系华晨宝马公关部核实相关信息,暂时未获回应。> >
>>李克强会见宝马董事长,称宝马公司是股比放开后的首个受益者> >
>10月11日,华晨宝马15周年新闻发布会在沈阳举行。 >
> > >
自2003年华晨宝马推出首款>国产>车型BMW325i以来,华晨宝马的合作已走过15年非凡旅程,沈阳也成了宝马集团在全球范围内最大的生产基地之一,宝马集团在沈阳生产基地的投资额已超过520亿元人民币,拥有大东和铁西两大整车厂。2017年全年,华晨宝马实现了高达39.68万辆的销量,增长率为29.8%。2018年上半年,宝马集团在华累计销量为29.9801万辆,华晨宝马累计销量为20.9097万辆。据官方预测,华晨宝马2019年的正常产能将达到52万辆。 >
>尽管成绩非凡,但科鲁格显然并不是专门为了华晨宝马15周年庆典而来。 >
>10月10日上午,中国总理李克强在中南海紫光阁会见了科鲁格。当晚,中国政府网报道了这一新闻,其中提到:“科鲁格此次来华,主要是为扩大对华投资,在辽宁沈阳铁西中德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建设华晨宝马第三工厂。” >
>李克强表示,这个项目对中德汽车领域合作,乃至于中国与外资的合作都具有标志性意义。他还告诉科鲁格,“宝马公司是中国政府放宽汽车行业外商来华投资股比限制后的首个受益者,可以说是‘一马当先’。这也表明中国推进开放不仅是‘说到’,更是踏踏实实地‘做到’。” >
> > >
科鲁格则表示,美国和德国两个市场加起来也比不过中国,在宝马集团的战略中,中国不仅是个巨大的战场,还将成为一个世界性的生产基地,直接向世界市场出口汽车。他告诉李克强:“>未来在世界任何一个地方看到一辆宝马X3>纯电动汽车>,都一定是‘中国制造’。我们对此非常骄傲。宝马集团在中国的成功,离不开中国政府稳定的政策环境支持。”> >
>> >
>>宝马控股华晨宝马是必然,华晨中国艰难时刻来临> >
>早在今年4月10日,中国主席习近平在在博鳌亚洲论坛上宣布,中国将在2018年尽快放开汽车行业外资股比限制。 >
>4月17日,中国国家发改委宣布,汽车行业开放将分类型实行过渡期。“其中,2018年取消专用车、新能源汽车外资股比限制;2020年取消商用车外资股比限制;2022年取消乘用车外资股比限制,同时取消合资企业不超过两家的限制。通过5年过渡期,汽车行业将全部取消股比限制。” >
>这两则重大新闻,在汽车行业引发了极大的震动。对于合资车企的中方公司来说,好日子似乎到头了。最先引发广泛舆论讨论的,是华晨宝马。 >
>7月10日,在中国总理李克强和德国总理默克尔的见证下,华晨汽车集团和宝马集团签署了华晨宝马长期发展框架协议,确定在中德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建设华晨宝马第三工厂。 >
>>中国汽车行业政策的放开,加上华晨和宝马双方合作的加深>,让人们对双方的合作产生无限遐想。仅在两天后,媒体上就有传闻:“>宝马将会把在华晨宝马的持股比例提高到至少>75>%”。> >
> > >
>华晨集团董事长>祁玉民火速回应媒体,称传闻是“瞎扯”。他气愤地表示:“国家政策实施细则没有出台,怎么会有具体股比?”> >
>>但资本市场并不听信祁玉民的解释,>7>月>12>日,华晨中国股份骤跌跌>12.55%>,收于>11.98>港元。>13>日,继续下跌>2.84%>,收于>11.64>港元。>10>月>11>日,第一电动了解到,华晨中国的股价为>10.760>港元。> >
>>资本市场的悲观来自于,华晨中国的利润严重依赖华晨宝马。有人根据年报算了这样一笔账:>2017>年华晨中国的净利润为>43.76>亿元,同期华晨宝马盈利>104.754>亿元,按>50%>的股比分配利润计算,华晨宝马对华晨中国净利润贡献为>52.38>亿元。这意味着,扣除华晨宝马净利润后,华晨中国其他业务是亏损的,亏损额达>8.62>亿元。按>2017>年的利润情况计算,宝马若占>75%>的股份,那么华晨中国仅能分配到华晨宝马>25%>也就是>26.19>亿元的利润。扣除其他业务的亏损,华晨中国在>2017>年的净利润将仅剩>17.57>亿元。> >
>>业内人士表示,宝马迟早会控股华晨宝马,因为无论华晨中国,还是地方政府沈阳,双方的博弈能力都无法跟宝马集团相抗衡。宝马集团固然不会放弃在中国的市场,但它的选择空间太大了。同样是在>7>月份,宝马集团选择跟>长城>汽车成立合资公司光束汽车,便是明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