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现代汽车与英伟达合作> >
>11月2日,英伟达宣布与现代汽车集团加强合作,共同开发移动解决方案、新一代智能工厂与装置半导体的AI功能。现代汽车集团计划导入50000颗Blackwell GPU,以支持AI模型的训练、验证与部署,并与韩国政府合作发展物理AI产业,包括建立AI应用中心与技术中心,培育本地AI人才。>
>
>
>
合作内容还包括现代汽车集团探索在英伟达RTX PRO服务器上采用NVIDIA Omniverse与>Cosmos平台>,开发汽车工厂数字孪生与机器人;通过英伟达>Nemotron>开放式模型与NeMo软件加速开发专有LLM与AI;现代汽车集团的车辆将应用英伟达>DRIVE AGX Thor>平台和DriveOS操作系统。>
>02.>
>联合电子发布嵌入式逆变砖技术>
>近日,为将嵌入式PCB封装技术从理论转化为可量产的核心产品,联合电子基于嵌入式功率PCB技术的逆变砖产品(Embedded Power Brick Edge),通过四项关键技术创新,全面破解了行业难题。>
>
>
>
散热设计革新:采用非对称嵌埋技术和高导绝缘压接工艺,优化热传导路径,使热阻媲美传统功率模块的最短散热路径。>
>低杂感设计(1nH级):通过多层PCB叠层最大化正负极重叠,结合厚铜嵌埋端子和母线电容全叠层设计,将寄生杂感降至1nH,为>SiC芯片>的高频开关性能提供基础。>
>可靠性强化:复用成熟的绝缘压接技术连接水道,并与PCB供应商合作提升抗温变、耐高压能力,确保封装稳定性。>
>超高集成度:在嵌入式功率PCB上集成驱动、保护、采样及辅助电源电路,使功率模块与驱动电路高度降低70%,实现紧凑布局。>
>寄生杂感降低使SiC开关损耗大幅减少,CLTC工>况效率达>99.5%>。实测显示,相比未优化杂感的模块,开关损耗降低超50%;对比优化设计模块仍降低30%。集成控制电路、无磁芯电流传感器等技术,功率覆盖100–350kW,峰值功率密度达200kW/L,较市面高端产品提升66%。>
>03.>
>大豆蛋白制成固态电池>
>>11月2日,清华大学研究人员宣布开发出一种新型可再生材料,这种材料由大豆蛋白制成,有望用于下一代固态电池的电解质。固态电池以其更快的充电速度和更高的储能容量而被视为锂离子电池的潜在替代品。与传统液态电解质相比,固态电池使用固体材料,以提高安全性和性能。> >
>
>
>
>研究团队通过化学修饰提高了大豆蛋白的导电性,使其能够促进锂离子的迁移,并形成了具有高强度和柔韧性的三维网络结构。使用这种>大豆基电解质>的固态锂电池,在60°C条件下能够稳定完成长达2000小时的充放电循环。即使在120°C的高温下,电池在超过800次充放电循环后仍能保持近75%的初始容量,显示出在极端温度下的应用潜力。> >
>>此外,大豆基材料在电解质与电极之间形成的界面层薄而均匀,且具有良好的柔韧性,能有效防止裂纹产生,从而长期保持稳定。生命周期评估显示,大豆基材料的制备过程对环境的影响更低,且在使用过程中释放的有毒或易挥发性化合物也显著减少。这项研究为发展生物质来源的固态电解质提供了新的技术路径,尤其在电动汽车和电子设备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 >












沪公网安备31010702008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