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受日产汽车产量调整的影响,马瑞利业绩和资金链状况持续恶化,日产的采购占到其销售额的三成左右。 马瑞利在2022年就曾申请破产,如今是第二次破产,属于极为罕见的情况。马瑞利在全球23个国家和地区设有据点,员工约4.5万人……>
>>
日本汽车零部件企业马瑞利(MARELLI)控股公司(原卡尔索尼克康赛)将申请适用相当于日本《民事再生法》的美国联邦破产法第11章(Chapter 11)。预计近期将宣布启动申请手续。由于私下重组谈判破裂,公司决定在法院管理下继续经营并谋求重建。这也意味着日产汽车的经营问题最终波及到了零部件企业。>
>>
马瑞利已基本确定将很快向美国特拉华州联邦破产法院申请适用Chapter 11。受日产汽车产量调整的影响,马瑞利业绩和资金链状况持续恶化,日产的采购占到其销售额的三成左右。马瑞利银行贷款余额高达约6500亿日元。值得注意的是,马瑞利在2022年就曾申请破产,如今是第二次破产,属于极为罕见的情况。>
>>
>>
一旦获得Chapter 11的适用许可,马瑞利的资产将受法院管理保护。今后公司将在继续经营的同时,开始选择新的赞助商以推进经营重建。>
>在过渡性资金支持方面,公司选择了美国基金Strategic Value Partners(SVP)及其他海外金融机构组成的外资联盟作为临时贷款提供方。未来也可能通过竞标方式决定最终的赞助商,SVP等外资联盟成为赞助商的可能性很大。>
>2017年3月,美国投资基金KKR收购了马瑞利的前身——卡尔索尼克康赛,2019年5月又将其与原马涅蒂·马瑞利合并,成立了现在的马瑞利。受新冠疫情等因素影响,公司经营状况恶化,2022年8月曾借助“简易再生”这一日本民事再生法的一种方式,获得东京地方法院批准的重建计划。债务总额约1.2万亿日元,是日本二战后制造业中规模最大的破产案例之一。>
>然而之后,受日产及欧洲>Stellantis集团>销售低迷的影响,公司资金链再度恶化。虽然日本的主要银行提出出售资产,海外金融联盟也提出追加贷款,但最终均未达成一致,重建方案一直悬而未决。>
>马瑞利于5月26日召开了包括日本银行和海外基金在内的约10家债权人会议,提出通过印度汽车零部件巨头Motherson集团收购的方式进行私下重组。>
>>
>>
日本的主要银行瑞穗银行和国际协力银行(JBIC)对私下重组方案表示同意,但SVP等外资方表示反对。私下重组需要所有债权人同意。由于马瑞利提出的私下重组方案的截止日期是6月9日,最终未能达成一致,因此公司开始与债权人就法律重整进行协商。>
>马瑞利在全球23个国家和地区设有据点,员工约4.5万人。公司认为,与日本的民事再生法相比,美国Chapter 11在资产和债权保护方面适用更为广泛,且更容易获得维持业务的过渡性资金,因此更适合作为重组框架。>
>在考虑Chapter 11申请时,公司原本也曾考虑以日本的银行支持的Motherson方案为核心的经营重建方案。但由于外资联盟就未来资金供应提出了独自方案,并在债权减记、新资金注入等条件方面做出了一定让步,因此包括瑞穗银行在内的主要银行也倾向于支持外资联盟的方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