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据中国充电联盟统计,截至2025年3月底,全国充电基础设施累计保有量达1374.9万台,同比增长47.6%。其中,公共充电桩保有量为390.0万台,包含178.5万台直流充电桩与211.4万台交流充电桩;随车配建充电桩保有量为984.9万台。>
>1 公共充电桩整体情况>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自2024年年底至2025年3月,全国累计新增公共充电桩32.1万台,去年同期新增18.3万台,同比增幅达75.3%。在公共充电桩建设方面,2025年一季度延续了2024年的增长态势。依据各地方政府的规划及已出台政策,预计2025年公共充电桩的增量与增速相较于2024年均将显著提升。>
> > >>
>
>
>
2021-2025年一季度公共充电桩保有量及增量>
> >>
>
统计数据表明,在公共充电桩保有量方面,2021年3月为85.1万台;2022年3月增长至123.2万台,较上一年增长约45.1%;2023年3月保有量达到195.8万台,较上一年增长约59.0%;2024年3月保有量为290.9万台,较上一年增长约48.6%;2025年3月保有量攀升至390.0万台,较上一年增长约34.1%。从2021年至2025年,公共充电桩保有量持续增长,增长速度于2023年达到峰值。>
>增量方面,2021年3月为30.9万台;2022年3月增量为38.1万台,较上一年增长约23.3%;2023年3月增量为72.6万台,较上一年增长约90.5%;2024年3月增量为95.1万台,较上一年增长约31.0%;2025年3月增量为99.1万台,较上一年增长约4.2%。增量从2021年至2023年快速增长,2023年达到峰值(72.6万台)。2024年和2025年增量增速虽有所放缓,但仍维持在较高水平。>
>公共充电桩的快速增长与新能源汽车的推广普及、各地方公共充电桩建设规划以及建设补贴等政策密切相关。预计2025年公共充电桩将持续增长,建设工作稳步推进,增速可能趋于稳定。>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
> > > >>
>
>
公共充电桩各省发展情况>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025年一季度各省公共充电桩增长情况>
> > >>
>
广东省以700255台的保有量位居榜首,江苏省、浙江省和上海市紧随其后,经济发达地区的充电桩建设处于领先地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在2025年一季度增量达11084台,增速高达37.97%,表现格外突出。内蒙古自治区(7972台,增速24.49%)、青海省(4821台,增速24.54%)和广西壮族自治区(9511台,增速12.45%)也展现出较高的增量增速。>
>月均增量方面,广东省月均增量最高(11002台),凸显其充电桩建设的持续性。江苏省(8534台)和浙江省(7916台)月均增量也较高。保有量高的省份(如广东、江苏、浙江)虽增量较大,但增速相对较低,表明这些地区充电桩建设已较为成熟,增速渐趋稳定。保有量较低的省份(如新疆、内蒙古、青海)增速较高,显示出这些地区充电桩建设具有较大潜力与需求。>
>公共充电桩的保有量和增量持续增长,但增速略有放缓,意味着充电桩建设步入稳定发展阶段。经济发达地区(如广东、江苏、浙江)保有量高,但增速放缓;而中西部地区(如新疆、内蒙古、青海)增速较高,具有较大发展潜力。发达地区建议注重优化充电桩布局和整体配套设施建设,提升充电服务品质;中西部地区建议加大政策支持力度,鼓励充电桩建设,以满足新能源汽车普及的需求。>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
> > > >>
>
>
公共充电桩功率分布情况>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公共桩各功率段占比)>
> > >>
>
根据最新统计数据,全国公共充电桩功率市场份额呈现以下特点:>
>1.低功率充电桩主导市场(60kW以下)>
>功率低于60kW的公共桩占比为58.9%,占据绝对优势,当前公共充电桩仍以低功率为主。低功率的桩技术门槛较低,成本较低,适合早期充电桩普及阶段的市场需求。>
>>
2.中低功率段次之>
>120kW>P≥60kW的占比为12.1%,240kW>P≥120kW的占比为22.4%,两者占比合计34.5%。这类中低功率桩常见于城市公共快充场景(如商场、交通枢纽),但整体占比远低于低功率段,反映目前市场对快充的渗透率仍有限。>
>>
3.高功率段(≥240kW)处于萌芽阶段>
>360kW>P≥240kW(4.1%)、480kW>P≥360kW(1.3%)和P≥480kW(1.3%)合计占比仅为6.7%,表明超快充技术应用仍处于早期阶段。且超快充桩的应用目前受限于电网容量、车辆兼容性(如仅支持高压平台车型)或投资成本过高等原因。>
> > >>
>
未来需加速高功率快充桩布局,尤其是高速公路服务区、城市核心区域等高效补电场景,同时优化低功率桩的利用率(如分时电价引导)。政府可通过补贴或标准制定推动超快充技术落地;企业需平衡高功率桩的投入产出(如与车企、电网合作)。同时需提升用户对快充便利性的认知,推动车企加快高压平台车型研发,形成“车-桩-网”协同发展的生态。>
>全国公共充电桩市场目前呈现“低功率主导、快充渗透不足、超快充萌芽”的格局,与行业对高效补电的期待存在较大差距。未来需通过技术升级、政策引导和生态协同,推动高功率快充设施普及,以满足用户需求并促进新能源汽车的推广普及。>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