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Script is required

P7+,小鹏用视觉冲击100万销量的首发利器

距小鹏P7+全球首秀深圳过去了四天,何小鹏终于在巴黎揭晓了它的预售价:

20.98万元起,还有99元意向金抵扣3000元购车款的预售权益。

巴黎车展现场划重点: L2++高阶智驾全系标配、不付费不订阅、面向全球

这款车不仅仅是“空间怪物”,更吹响了全球“智驾平权”的冲锋号。

在小鹏P7+预售前夕,何小鹏在微博上发文:这款车是「全球首款AI汽车」,相信是中国智驾「科技平权」的一个里程碑产品。

而他给出的依据还挺有说服力: 一是持续、大规模地积累数据;二是拿掉激光雷达后的视觉感知方案具有性价比优势 。

小鹏汽车令人印象最深刻之处莫过于在其他OEM拼动力、拼内饰时,选择拼智驾。所以,小鹏说,“作为中国智能驾驶领域的驱动者,小鹏是行业唯一经历中国智驾全周期的车企”。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

最早搭载激光雷达、最早量产BEV+transformer、最早量产城市NOA……截至2024年小鹏汽车已具备累计10年智能化技术量产落地经验。

长期的实战经验,对于智驾车企来说是AI时代的关键堡垒。它带来海量优质的实车数据,供主机厂在云端训练大模型、优化算法,实现、增强高阶智驾功能,拉大与其他主机厂的差距。

何小鹏在10年热爱之夜感叹,即便在最困难的时候小鹏也没有放弃研发创新,最难熬的阶段智驾团队也未裁一人。时至今日, 小鹏一年投入35亿AI训练费用,拥有2.51 EFLOPS的最大AI算力储备,实车走遍全国2595个城市、756万公里,模型训练数据量截止7月已达到2000万clips (来自腾讯汽车对小鹏智驾负责人李力耘的交流),是马斯克所说的令系统表现变得难以置信的clips数的两倍。

通过数据投喂和训练,小鹏感知架构XNet在1.0发布一年后升级到2.0,实现了动态BEV、静态BEV和占据网络的三网合一,增强了时空理解力,将感知范围提升200%,感知类别增加11种。

小鹏汽车特别指出,上述的占据网络为行业首个量产的2K纯视觉占用网络,用超过200万个网格重构世界,对现实世界中的可通行空间进行3D高真实度还原,清晰识别动静态障碍物的每一个细节,“效果可代替激光雷达”,感知更准。

这等同于宣告, 去激光雷达已到了可行、必行之刻 。

更何况,感知硬件也并非停滞不前。

从10年热爱之夜到P7+预售会,小鹏频繁提到 AI鹰眼视觉方案,并称这套方案“能够与激光雷达方案实现同等智驾体验” ,对视觉信息的利⽤效率相⽐上⼀代提升8倍:像素提升⼀倍,帧率提升⼀倍,⼤模型感知参数量提升⼀倍。

对于小鹏更新前MAX版本的感知硬件,AI鹰眼视觉方案主要有以下不同:

1、前、后视8M摄像头,看得更远;

2、⾏业⾸个单像素Lofic架构传感器,前视双⽬+后视摄像头应⽤Lofic架构,⾊彩分辨清晰,逆光、⼤光差都清晰。

Lofic架构,“横向溢出集合电容”,通过在每个光电二极管位置上放置的电容器,保留因过度光照而溢出的光电子,变相提升了像素的动态范围,从而使摄像头在车库出口、隧道出入口等场景下能捕捉到更强的高光和细节。

这本是激光雷达的一项明显优势——不受光照条件因素的影响。而Lofic架构将该项优势变弱,甚至替代。在减少了激光雷达的情况下,智驾硬件成本会大幅降低,消费者不再需要为这些硬件额外支付数千甚至上万元。

此时此刻, 小鹏已完全具备视觉方案的硬件和算法条件,上车只是时间早晚问题,当然宜早不宜迟,毕竟竞争对手已出招 。

何小鹏说,未来10年,年销100万AI汽车是晋级赛入场券。 以P7+为领头的AI汽车凭借性价比的视觉方案+持续迭代的算法,将城市NOA的门槛降到20万元级乃至更低,大步迈向年销100万辆的目标,同时反向推进实车数据的积累、智驾硬件的成本降低、功能的增强。

点击查看全文
评论赞0分享
轨迹
小鹏P7

欢迎关注我们!

上海恩翌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1NE时代-小恩
188-1775-0862
沪ICP备17041240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