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巢能源:向利润看齐 用技术卷市场

NE时代新能源/Leon

阅读 2702    更新于2024-07-08 08:57:53

从遍地黄金的风口时期,到疯狂扩张的大跃进阶段,再到产能过剩的价格战时代,动力电池行业的淘汰赛如期而至。

“活下去”成为共识。

在一二级市场开始对“新能源股”审美疲劳,外部资金难进入、估值缩水,加上整个产业链利润率低,而动力电池行业又急需重金研发的大背景下。如何活下去?

将过剩的产能包袱转化为现金流、利润。

“以前,市场上需要什么产品,蜂巢能源就做什么。但现在,蜂巢能源要从速度转向质量,由规模转向效益。”杨红新在全球合作伙伴峰会上如是说道。

2024年,蜂巢能源进入经营变革调整期,降本增效,改善盈利水平,跨越增长和利润的鸿沟。

01.

做减法为了更聚焦

经营改善的第一步,修剪枝叶,保证主干业务的养分

蜂巢能源2024年上半年对原有业务进行瘦身。

前期在矿业、正极材料、能源管理、储能、回收等各大领域的布局,聚焦矿业相关业务的锦蜂资源;正极材料研发和生产的锂白新材料;做车端能源管理、储能能源管理业务和制造业务的章鱼博士;负责回收业务藤青青。

对以上业务进行重新梳理,砍掉竞争力低、增长率低、亏损的业务。与此同时,对一些资产、股权进行处置,适时退出。

人力管理上也如法炮制,重新做定岗定编,削减组织层级,提高组织效率,同时加强闭环管理,减人增效。

甚至在研发部分,蜂巢能源也坚持在重投入的情况下,通过优化组织架构提升效率。

一系列的减法,归根到底是为了有更多的时间、精力、资金聚焦核心业务的发展。

全面收缩,关注盈利和现金流,关注精准交付和质量、效率,是蜂巢能源现阶段和接下来的重点。

自然,要盈利,除了做减法控成本,其它方式的降本也必不可少,同时协同开源

02.

降本怎么降?

产品层面,无非就是材料和制造过程产生的成本。

蜂巢能源的采购体系中,直接材料占营收比例70%,目前行业靠前的水平在64%左右,这是降本空间最大的一个部分,蜂巢能源将2024年直材降本目标幅度定在10%。

直材如何降本?除了规模化降本,还需要供应商伙伴的协同合作。

而制造环节的成本,与设备良率、能耗、库存、人员管理息息相关。

目前蜂巢能源常州四大工厂,15GWh、120万套模组PACK产能一工厂,配套现有整车和储能企业客户;二工厂规划43GWh电芯生产能力,60.7万套PACK配套能力;三工厂为宝马MINI专用工厂,主要生产126Ah、135Ah两种规格三元锂电池;第四、第五工厂已完成土建和机电建设。

针对工厂的降本增效,杨红新表示,必须将大量的时间投入到盯人工成本、报废率、良率、OEE、设备故障率、库存等指标上,做日管理、周管理,进行生产的全方位优化,14亿元制造成本的改善目标势在必行。

除此之外,蜂巢能源做产品的共通化、平台化,通过规模化、连续化的制造,来降低整个供应链的生产成本。

在乘用车领域,蜂巢能源将用三款短刀、两款传统方形电池覆盖PHEV和EV市场,PHEV产品可兼容100-300km续航里程,EV产品电量区间30-100kWh,5款产品支持400-800V电压平台。

目前这五款电池产品占蜂巢能源2024年上半年出货量比例60%,未来该比例还会进一步提升。接下来蜂巢能源其他产品也会基于这五款做进一步衍生,更好推动产线的共通化。

在此基础上,蜂巢能源还对5款大单品做了相应升级:

  • 117Ah:在保持现有充电能力的前提下,将能量密度从245Wh/kg提升至250Wh/kg;

  • 106Ah:保持充电能力和能量密度不变,重点降低成本,在该尺寸上衍生出128Ah、137Ah三元电芯,打造快充产品,可在现有产线上共产;

  • 147Ah:提升能量密度的同时降本,同时开发4C产品;

  • 62/90Ah:降成本,争取更多市场。

产品共通加上技术优化与迭代,进一步助力降本。

此外,蜂巢能源在叠片技术的基础上,进行了全新的升级,进化到“飞叠”阶段,不仅在生产效率上了新的台阶,还带动其他电池企业、车企应用短刀+叠片的技术,进一步聚拢行业资源。

至于降本降到什么程度,杨红新在全球伙伴大会上明确表示,产品层面,EV的PACK成本要低于0.4元/Wh,2025年必须实现,相当于20%的降本空间。

但是,降本有底线,到一定程度就无法继续,在行业普遍产能过剩的背景下,最大化利用现有产能承接更多新订单、新客户,才是续命良药。

蜂巢能源表示,下半年预计将有10款搭载公司电池产品的新车上市,开发中的项目超50个,海外市场也在进一步扩张中。

在众多的细分市场中,蜂巢能源也看到了新的机遇——“不卷”且“增速高”。

03.

哪里是增量市场?

首先是海外市场。

出海是蜂巢能源2024年的战略核心任务。

在其看来,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仍处于蓝海状态,“本地化+技术合作”的创新商业模式,能从中找到切入口。

蜂巢能源出海的一个重要落脚点,在东南亚。

东南亚国家普遍鼓励新能源汽车发展,配套免税、补贴等政策。泰国等国家更是出台政策,对中国新能源汽车进口免税,并且只针对中国。

在资源的分布上,东南亚有全球第一、第二大镍矿生产商,这对于电池企业降本以及材料的稳定供应,是无法抗拒的天然优势,建厂布产能然后连同整车供应,顺理成章进行市场扩张。

而且从发展轨迹来看,东南亚新能源汽车市场历年增速快,加上该地域人口密度高,市场基数大,可挖掘的消费市场空间自然更大。加上东南亚与中国文化融合历史悠久,文化互斥、政治风险相对较低。

所以上汽、长城、吉利、比亚迪、哪吒、五菱等中国车企,纷纷布局东南亚市场。

蜂巢能源作为一家电池企业,跟随整车布局产能。泰国作为东南亚第二大经济体,汽车制造、出口的主要基地,也是蜂巢能源布局的重要落脚点。

蜂巢能源执行副总裁王志坤认为,中国电池在出海过程中,需要跨过三条鸿沟:建成标杆工厂,本地化的产品要得到成功的验证,最后本地化工厂要实现盈利。

从研发中心到PACK工厂落地,再到与泰国Banpu NEXT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进行电芯、储能、回收的本地化布局,蜂巢能源与泰国的合作已经升级至政府层面,围绕新能源产业链在人才培养、技术开发以及投资合作等方面展开全面合作,发挥其解决当地就业、专利和技术的引进,以及构建泰国供应链生态的作用。

目前,蜂巢能源在泰国的PACK工厂已经开始量产,预计2024年将具备超2万套PACK电池包的供应能力,现有供货对象主要为长城和合众,配备L600短刀电芯LCTP电池包,满足泰国市场对A级车的主流电流需求。

蜂巢能源在本次发布会上,重点提到了被丰田等日系车企占领的混动市场,在海外也是一大增量市场。对于要去海外占领市场的中国企业来说,不容小觑。

其次是PHEV和增程市场。

比亚迪等企业,以一己之力将PHEV与BEV市场之间的鸿沟逐渐拉平,使整个PHEV市场维持高速增长,占比逐渐走高。

蜂巢能源预计,2024年PHEV占比将超过40%,短里程PHEV市场逐渐萎缩,PHEV大电量是趋势,而三元仍将是高端插混和增程的主流选择。

三元路线作为蜂巢能源与磷酸铁锂错位竞争的路线之一,将在高端插混和增程市场迸发出新的机会。

再就是被行业高频关注的快充市场。

快充市场从1.6C到2.2C标配,如今拔高到6C,整包电压从400V到800V,趋势已不可逆转。

蜂巢能源推出3款5C超充产品,应对市场变革。

针对纯电市场,蜂巢能源推出5C磷酸铁锂短刀电芯,10-80%充电时间缩短至10分钟,以及6C三元超充电芯,兼顾高续航与超充体验,充电5分钟,续航可高达500-600公里;针对PHEV市场,蜂巢能源推出了全行业首款4C混动短刀电芯——“800V混动三元龙鳞甲”。

至此,蜂巢能源的快充产品已经全面覆盖2.2C至6C,并全面适配PHEV、EV等不同动力形式的乘用车车型。

不管是开源还是节流,蜂巢能源在2024年将会更加聚焦电池产品和市场扩张,关注利润,用技术卷市场。

总共0条评论

轨  迹 

上海恩翌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关注  已关注

NE时代是应时代而生的汽车产业服务平台,以新能源为载体,以智能化、网联化为延伸,立体构建集媒体资讯、数据研究、...

文章数

3886

官网:https://ne-time.cn/

客服:18817750862

地址:上海市普陀区光新路88号中一国际18楼1806室

NE资讯
NE资讯
NE智能车
NE数据
NE活动

快讯

欢迎关注我们!

版权所有  :上海恩翌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联  系   人 :NE时代 小恩

联系电话 :188-1775-0862

备案许可号 :沪ICP备17041240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