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是中国汽车产业超越的黄金赛道,历经二十年耕耘成果丰硕。国内构建了完备的产业链条,从整车到零部件、原材料、装备制造一应俱全。海外扩张势头正劲,自主品牌凭借多元产品线攻入全球核心市场,电池与电驱动企业通过国际合作与海外建厂影响全球。尽管面临“卡脖子”难题,但中国汽车业也在挑战中觅得了新机。
当前,技术革新是打破“大而不强”现状的关键。为此, “电动汽车电驱动系统全产业链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携手 “NE时代”一起探讨和策划 “2024中国电驱动企业&产品评选” ,旨在表彰业界中坚,共谋产业新篇章。
电驱动TOP企业奖(入围名单揭晓)
◎ 每个细分领域里面企业排名不分先后
◎本次评选只面向在中国有生产工厂和供配实绩的企业
◎本次评选主要针对乘用车市场
■评分维度及权重:
评选委员会由电驱动产业权威专家团以及NE研究院资深团队共同组成。专家成员覆盖整车、驱动电机、电机控制器、减速器、关键材料和器件、电驱动制造等领域。
(以下排序不分先后)
独立电驱系统TOP企业(入围名单)
◎联合汽车电子有限公司
◎苏州汇川联合动力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湖南中车时代电驱科技有限公司
◎上海电驱动股份有限公司
联合电子作为新能源汽车电驱动系统领域的领军企业,紧贴市场需求与技术前沿,依靠强大的本地研发团队,快速响应需求,其自研自制是关键,这样可以确保电驱系统的可靠性,快速响应市场变化,从而保障供应链安全。
汇川联合动力在电驱动系统方面具有综合优势,同时在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领域也建立了自己的市场地位,作为行业的佼佼者,汇川联合动力积极拓展国际合作,参与全球市场竞争,充分展现了中国新能源汽车供应链的强大实力。
中车电驱目前已经联合整车企业完成多款乘用车电机、电控及电驱系统的开发,产品已批量应用到各级别新能源乘用车领域。 去年 其新能源乘用车电驱产量就已经累计突破了100万台大关。
作为新能源汽车核心“三电”领域的老兵上海电驱动一直在不断创新开拓、为行业赋能,此次也是作为新能源汽车产业换道超车的重要力量入围独立电驱企业TOP榜。
新型扁线电机TOP企业(入围名单)
◎联合汽车电子有限公司
◎华域汽车电动系统有限公司
◎博格华纳(中国)投资有限公司
◎上海易唯科电机技术有限公司
联合电子的X-Pin扁线电机,其端部长度相比Hair-Pin绕组端部可缩短25%,同时X-Pin绕组具备超高槽满率优点,最高可达到74%,在相同体积内可以容纳更多的铜线,进而增强电机的电磁性能。
华域电动针对扁铜线绕组的端部高度推出的Umini扁线电机技术,是在Hair-pin绕组的基础上通过优化绕组成型、焊接、插线和扭头等工艺实现绕组焊接端和花冠端高度的大幅度降低。
与X-pin绕组相比,Umini扁线技术可以做到焊接端略高于X-pin绕组,而花冠端低于X-pin绕组,总的包络尺寸可以比X-pin绕组降低约10%~15%。
博格华纳的X-pin,是在原有Hair-pin基础上将产品升级为X-pin工艺的。将Hair-pin工艺的焊接端高由10mm降低到7mm,最终将焊接端高降低到1mm,并于次年实现了工程样机开发。
在工艺方面,博格华纳的X-pin为了降低端部高度,采用的斜面断线,在扭线方面采用特殊工艺,将断部扭转到相应尺寸位置,要求既能实现扭转又能降低端部尺寸。
EVK的第三代扁线电机是采用的阶梯槽设计,其外径覆盖138mm~270mm,功率级覆盖5kW~300kW,相比普通扁线电机,功率密度可提升10%以上, 还具有有效降低电枢噪音,提高驾乘舒适性,进一步提升新能源汽车续航能力和降低电池成本等优势。
高转速电机TOP企业(入围名单)
◎弗迪动力有限公司
◎苏州汇川联合动力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威睿电动汽车技术(宁波)有限公司
◎中国第一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作为比亚迪集团的子公司,弗迪动力在新能源汽车核心部件研发上拥有深厚积累,依托于比亚迪完整的产业链,弗迪动力的高转速电机能更好地与整车系统匹配,优化车辆的动力输出和能效,提升续航能力。
汇川技术在电机驱动与控制领域拥有强大的研发能力,其高转速电机设计强调高效率和高功率密度,适用于对性能要求严苛的电动车辆。
作为吉利控股集团旗下的新能源科技企业,威睿电动汽车在高转速电机技术上持续研发投入,利用先进材料与设计,提高电机的转速上限,增强车辆动力性能。
作为国内汽车工业的龙头,一汽集团在高转速电机开发上能够整合上下游资源,确保供应链稳定,降低成本。作为国家队,一汽集团在新能源汽车项目上常获得国家政策和资金支持,这也有利于其在高转速电机等关键技术上的突破和产业化。
增程器TOP企业(入围名单)
◎重庆金康动力新能源有限公司
◎上海电驱动股份有限公司
金康动力的增程器主要定位于为“金康新能源整车”和“SF Motors整车”提供动力支持,其产品设计针对性强,能够与特定车型深度整合,提升整体能效和行驶性能。
上海电驱动可提供多样化的电驱动解决方案,能够根据客户需求定制增程器产品,满足不同车型和应用场景的需要,体现了其灵活的服务模式和市场适应能力。
两家公司均在增程器领域展现出了技术创新、市场适应、生产规模和质量服务等多方面的竞争优势。
双电控TOP企业(入围名单)
◎苏州汇川联合动力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日立安斯泰莫汽车系统(中国)有限公司
◎华为数字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合肥阳光电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博格华纳(中国)投资有限公司
◎臻驱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智新控制系统有限公司
◎蜂巢传动系统(江苏)有限公司
◎无锡星驱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汇川联合动力依托于汇川技术在自动化控制领域的深厚背景,其双电控产品在集成控制算法、高效能量管理和系统优化方面表现优异,适用于多种混动架构。
作为日立集团与安斯泰莫合并后的公司,日立安斯泰莫继承了双方在汽车零部件领域的先进技术,其双电控系统在精确控制、能量回收和系统可靠性方面拥有国际水平。
华为利用其在ICT领域的技术积累,将数字化、智能化技术融入双电控系统,提供更为精准的控制策略和远程运维能力,提高整体系统的能效和智能化水平。
阳光电动力在双电控系统中注重高效热管理,通过优化散热设计提升系统持续工作能力,同时提供平台化解决方案,便于快速响应市场需求。
博格华纳凭借其在全球汽车零部件市场的经验,提供高度集成的双电控系统,支持高度定制化服务,满足不同客户的特定需求。
臻驱科技专注于高性能电驱动系统,其双电控产品在实现高效率的同时,注重轻量化设计,有助于提升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和动力性能。
智新控制系统结合技术创新与成本优化策略,提供既具竞争力又经济高效的双电控解决方案,适合大规模商业化应用。
作为长城汽车旗下公司,蜂巢传动在双电控系统上实现了从设计、研发到生产的深度垂直整合,有助于提高协同效率,快速响应市场和技术变化。
星驱动力擅长提供灵活的双电控解决方案,能够根据客户需求快速定制,特别是在新能源商用车领域,其产品在可靠性和耐用性上有突出表现。
SiC模块TOP企业(入围名单)
◎意法半导体(中国)投资有限公司
◎安森美 (onsemi)
◎比亚迪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
◎芯联集成电路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广东芯聚能半导体有限公司
◎斯达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海姆希科半导体有限公司
◎赛米控丹佛斯电子(南京)有限公司
◎深圳基本半导体有限公司
随着电动汽车和可再生能源系统对高效率、轻量化和紧凑设计的需求增加,SiC模块正朝着更高集成度和更小尺寸发展,以适应有限的空间和提高系统整体效率。
这些中国企业均在SiC模块领域有所动作,通过技术研发、产能建设、或是与国内外合作伙伴的战略协作,积极布局SiC市场。
位置传感器TOP企业(入围名单)
◎上海赢双电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常州华旋传感技术有限公司
◎艾菲汽车零部件(武汉)有限公司
◎森萨塔科技管理(上海)有限公司
作为一家专注于电机技术的企业,赢双电机在集成位置传感器于电机控制系统方面有着独特技术,以提升电机的精确控制和效率。
华旋传感技术专门从事各类传感器的研发与生产,在位置传感器领域拥有深厚的技术积累和丰富的型号选择。
艾菲作为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其位置传感器产品针对性地解决了汽车行业的特殊要求,如耐用性、抗振性、快速响应等。
森萨塔是全球知名的传感器解决方案提供商,在位置传感器领域拥有国际领先的技术和品牌影响力,产品覆盖广泛,包括但不限于角度位置、直线位移等多种传感器。
磁钢TOP企业(入围名单)
◎北京中科三环高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福建省金龙稀土股份有限公司
◎烟台正海磁性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宁波韵升磁性材料有限公司
作为国内领先的稀土永磁材料生产商,中科三环在钕铁硼磁钢的研发和生产上拥有强大的技术实力,特别是在高性能磁钢的制备技术上,能够满足高端市场的需求。
金龙稀土在稀土资源的开采、分离和提纯方面具有明显优势,能够确保磁钢生产所需的高质量原材料供应,这对于成本控制和产品质量稳定性至关重要。
正海磁材提供种类丰富的磁钢产品,包括高性能钕铁硼磁体等,广泛应用于汽车、风电、消费电子等领域,满足不同客户定制化需求。
韵升磁材在磁钢制造工艺上不断创新,采用先进的自动化生产线,保证了产品的高精度和一致性,尤其是在磁钢的精密加工和表面处理技术上具有优势。
扁线设备TOP企业(入围名单)
◎格劳博机床(中国)有限公司
◎巨力自动化设备(浙江)有限公司
格劳博电动汽车业务已涵盖了所有定子和转子生产的绕线和装配技术。其扁线自动化系统是由切线、激光剥漆、折弯、插绝缘纸、压装、出线端扩张及扭转、出线端切平、焊接、电性能检测、定子滴漆等多个工作站组成,从而完成电机定子的装配线,其创新的折弯理念可实现较高柔性和多种变型。
巨力公司曾给华域研发制造了国内第一条全自动扁线电机量产线。此外,英搏尔投产的首条扁线电机定子线就和是巨力自动化公司共同打造的,英搏尔也表示此条产线是实现2025年百亿营收的重要保障之一。
一汽红旗的首条智能扁线电机定子量产线也是交给了巨力自动化来打造,该产线采用了超高柔性化设计,实现了两种产品在同一条生产线上的混产。此外,该产线也搭载了巨力自动化成熟的超高柔性线成型技术,一台线成型机即可实现20多种U-pin和I-pin的全自动换模制线。
自粘结铁芯TOP企业(入围名单)
◎范斯特(江苏)有限公司
◎台达电子企业管理(上海)有限公司
◎长春爱尔铃克铃尔有限公司
铁芯损耗明显降低,能够有效提升电机效率,范斯特可提供定制化服务,根据客户需求设计和生产自粘结铁芯,满足不同应用领域和规格要求。
台达不仅提供自粘结铁芯等核心部件,还擅长提供整体解决方案,包括但不限于电源管理、散热解决方案等,这使得其自粘结铁芯产品在系统整合上有更好的兼容性和优化空间。
作为中外合资企业,爱尔铃克铃尔可能融合了国外先进的技术和国内的市场理解,其自粘结铁芯可能在技术和市场上具有双重优势。
银烧结解决方案TOP企业(入围名单)
◎确信爱法金属(上海)贸易有限公司
◎上海贺利氏工业技术材料有限公司
◎深圳市先进连接科技有限公司
◎快克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这些企业在银烧结解决方案方面各有千秋,从高质量的材料供应、技术创新、环保优势、定制化服务、自动化设备到全面系统集成,都能为企业提供高效、可靠且环保的银烧结应用方案。
爱法金属在金属材料领域的深厚背景,公司提供专业的银烧结工艺咨询与技术支持,帮助客户解决技术难题。
贺利氏作为全球领先的贵金属材料及技术解决方案提供商,在银烧结技术上拥有前沿的研发能力和专利技术,能提供高效稳定的烧结材料。
先进连接擅长无压低温银烧结技术,可在较低温度下(如175℃)完成烧结,减少对元件的热损伤,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寿命。
快克智能装备自主研发的微纳金属烧结设备,突破了第三代半导体功率芯片封装“卡脖子”技术,已被江苏省工信厅认定关键核心技术(装备)攻关产业化项目。 搭配其自主研发的预烧结固晶机,提供SiC功率半导体封装银烧结工艺成套自动化解决方案,助力用户实现量产智造。
详情咨询及联系
如有具体参评需求或活动详情咨询,请联系NE时代相关人员。同时也希望借此活动平台助力电驱动行业交流,实现更多合作共赢,共面挑战!
联系人:NE时代 Rela-殷小姐
Tel:15901824655(微信号同)
Email:rela.yin@ne-times.net
联系人:NE时代 符先生
Tel:13636393467(微信号同)
Email:hardis.fu@ne-time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