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事电镀加工的日本TEIKOKU ION公司开发出了厚度为4微米(μm)的极薄铜箔。通过在树脂薄膜的两侧镀铜,增加了强度,将厚度降到了原来的一半。设想用作锂电池的电极材料,可延长纯电动汽车(EV)的续航里程。>
> >
TEIKOKU ION使用厚度为2微米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薄膜,在两侧镀上了1微米的铜膜。中间不夹薄膜的纯铜箔一般厚度是8微米,如果做得更薄,强度就会下降,可能会破裂或断裂。>
>TEIKOKU ION最终计划根据锂电池的规格,以45厘米宽的长卷形式发货。该项目最近已被日本新能源产业技术综合开发机构(NEDO)的开发项目采纳。希望在2025年度之前确立量产技术。>
>在锂电池中获取电的集电体(负极)通常通过层叠铜箔来制造。如果铜箔变薄,能量密度就会提高,因此更容易提高电池的容量等性能或实现小型化。与纯铜箔相比,TEIKOKU ION铜的使用量减半,因此电池的重量也会减轻。>
>该公司已利用在薄膜两侧镀铜的相同结构开发出了厚度为8微米的铜箔。通过实现难以用纯铜箔实现的极薄,希望在锂电池中应用。TEIKOKU ION认为,不仅EV,在太阳能发电及无人机等产业的广泛领域,需求都将越来越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