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时代徐笃升:车企自制与独立第三方“相爱相杀”,电驱市场的蓝海在哪里?

NE时代智能车/卡布奇诺

阅读 2994    更新于2023-07-04 09:19:06

演讲:徐笃升

整理:卡布奇诺

在政策和市场的共同推动下,我国的新能源汽车产销近几年高速发展,在这样的大环境下,电驱动赛道也坡长雪厚,市场规模不可估量。

数据显示,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包括纯电动与插电混动)在2022年累计销售523.4万辆新车,2023年1-5月则达到226.9万辆,增速较2021年虽有所放缓,但体量依旧可观。

《NE时代》统计,得益于性价比的提升和消费者接受度的提高,2022年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已达26.3%,提前完成了目标,且2023年将首次突破30%的渗透率。

不断增长的新能源市场,也让电驱动市场被更多玩家看好。新能源动力系统分为电驱动系统和电源系统,前者包括驱动电机、电机控制器和减速器,后者则主要包括车载充电器OBC、DC-DC变换器和高压配电盒PDU,其中,电驱动细分市场虽然内卷,但依旧是新能源时代最诱人的蛋糕之一。

由《NE时代》主办的2023年第三届全球xEV驱动系统技术暨产业大会上,NE时代咨询总监徐笃升就新时代电驱系统市场的发展趋势,以及未来几年的行业走向做了专题演讲。

本文根据徐笃升演讲整理,有删改。

规模,还是规模!

业界众所周知,我国的新能源市场早期主要靠政策推动,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大家都希望这个市场能由政策驱动转变为市场驱动。如今,新能源汽车市场虽然还处于差异化竞争阶段,但不久的将来即将进入大规模的商业化阶段。

徐笃升认为,基于当下的市场阶段,业界都致力于推出更高性价比、价格更便宜的新能源新车,这也是行业努力的方向。在比亚迪、吉利以及长城等制造商的共同推动下,部分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在性价比方面已经可以和燃油车“掰手腕”,但大部分纯电动汽车还不能。

如今,碳酸锂的价格有了大幅度下降,电池成本随之下滑,业界也看到了油电同价的曙光。未来,只要新车能有更高的性价比,具备成本优势,摆脱基础设施的约束,产能能供得上,新能源汽车接下来很有可能进入大规模的商业化的阶段。

规模与渗透率,往往是一对孪生兄弟。

“对于企业来说,如果大规模商业化迟迟不来,汽车制造商赚不到钱,整个供应链也不赚钱,长期下去,看不到转机,如何继续往里面大规模投入?另一方面,消费者整体消费也受宏观经济影响,大家普遍选择持币观望,一旦价格不确定,消费者会不会买单?”

徐笃升表示,《NE时代》综合考虑上述的一系列约束因素,看法可能更偏稳健,我们认为,2026年左右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能达到50%的水平。

回到电驱市场。

《NE时代》统计了包括纯电动和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搭载的驱动类电机,2022年的搭载量是578万台,因为有部分车型搭载了双电机的缘故,这一数字比新能源新车销量多一些。

今年前五个月,驱动类电机搭载量累计259万,同比增速48%,这一速度,和跟新能源汽车增速是一致的。 上半年尘埃落定,结合上半年的成绩对下半年做个预判,《NE时代》认为接下来将迎来一个更好的转机,如整个行业还将经历新的拐点,和新的黄金时段,这些都有利于行业发展。

“大家说,最困难的时候已经走去过了,接下来还会很难吗?其实如果算上一部分的出口海外的车型,我国2022年的驱动类电机搭载量远超578万台,已经达到600多万台了。”

徐笃升分析,2022年的复合增速是15%,虽然不算很高,但并不代表这个市场没有潜力,毕竟基数上来了。

“如果拿2020年的水平看,那复合增速马上就不一样了。所以,今天论坛嘉宾所有的分享中,反反复复提及的就是“规模”,这是一条主线,也是讨论今天演讲主题的一个前提。”

在他看来,《NE时代》的电驱动论坛迄今已经组织了第三届,往年的演讲很少提及规模,大家更偏向于分析如何降本与协同。但是这一次,时机已经成熟,我们可以从规模的角度,引出对行业的思考,和对未来一些变化的解读。

蓝海在哪里?

基于行业规划和市场趋势,结合主流OEM的新能源规划,《NE时代》也对中国新能源电驱动市场进行了预测。

现阶段,电驱市场可分为DHT、EDU、AddON和GEU四大类,伴随着整体规模仍将持续增长,EDU和DHT依旧是未来的主流,占主导地位。

再细分,将EDU和DHT做个预测。

徐笃升分享说,根据《NE时代》调研掌握到的数据和公开信息,EDU市场至2028年复合增长率预计将为12%,2026年大概率突破千万台,单电机230kW以上的高功率产品,市场份额有望持续提高。其中,单电机230千瓦以上的产品会较当前有一个较大的提升。

DHT市场的增速更高,至2028年复合增长率预计将为25%。其中,70~180kW区间将占据主导,驱动电机70~130kW的市场份额将进一步加大。

徐笃升重点分析了EDU。

纵观整个产业链,可以把EDU企业分为两类:一类是车企旗下的,或车企自己干,或旗下的子公司来做;另一类是独立的第三方供应商。在他看来,车企自制跟独立第三方的关系是“相爱相杀”,过去几年出现了很多的故事,也影响了细分领域未来的走向。

分别从玩家类型和功率段两个维度切分市场,《NE时代》发现,二者的多数派份额都超过2/3线。

系统集成类的EDU领域,以车企居多,TOP15中,车企自制占据了10席,份额占比超过了2/3。另外,从功率段的角度也进行了划分,主要份额集中在了单电机130~180、180~230kW这两个区间,份额占比合计也超过了2/3。

这其实引发了一个关键问题:

这两个指标同时切分,看每个细分市场上的每个功率段上,到底哪些玩家在做,这里面有没有第三方的空间?

其实我们发现,第三方目前唯一占优的只有70-130千瓦的市场。去年下半年我也做过类似的分析,当时还有30-70、70-130、130-180三个市场占据优势,到了今年,过去不到半年时间,行业格局已经变化了。我们看到,车企自制可谓全面铺开,第三方的空间越来越小。

我们还发现了另一个细节,即230千瓦市场,这是一个很大的增长市场,车企现在占了绝对份额。 究其原因,很少有独立第三方供应商在这个市场推出产品,毕竟大家基本都是前期要抓规模,走主流市场。所以我们和几家还想做系统层面供应商的tier1交流,结论是,有可能230千瓦市场是为数不多的机会。

价格厮杀更不用说。

这似乎已经成了业界心照不宣的事实,EDU产品的价格趋势,以三合一均价为例,更是令供应商压力山大。

直到2022年,这一细分市场都是保供最关键,原材料涨价叠加普遍亏损,电驱产品降价空间不大。从2023年开始,材料周期性影响减弱,同时市场需求加大,预计将有一定的降价空间。

徐笃升表示,一旦供应量和规模上去以后,主机厂势必降本,这样一来,供应商的营收会有非常大的差异。所以,降本压力是悬在每家供应商头上的一把利剑,也是车企的压力——

本质上,还是因为现阶段没有办法做到油电同价,这对大家来说也是很无奈的一件事。

自研 or 外采?

降本增效——

这是汽车零部件行业老生常谈的一个话题,对于电驱动,高性能、低成本、小型化、轻量化以及高功率密度等,都是细分赛道努力的方向。

但是在徐笃升看来,这样的趋势,就会产生两个问题。

一个,是对系统自制自研的需求会进一步加大,这本质上是一个接管的逻辑,即接管了原本系统供应商做的事情;另一个,对软硬件及关键技术的掌控,要求更大了,也就是主机厂最常说的必须要掌握关键技术,要有话语权。

不过,无论是接管还是主导逻辑,对于供应商只有两个选择,要么比车企更强,技术更有先进性和领先性,要么你做的,我就不做了,我主动在价值链条上转移位置。

所以我们发现,过去一年来,业界反复提到主机厂自研自制,这也成了电驱领域的一个热话题,独立第三方是否还有位置?

《NE时代》数据显示,在TOP15电机和电控企业市场上,第三方供应商的数量更多,目前仍是不小的力量,电机电控市场的竞争依旧激烈,但行业集中度开始回升,这其中比亚迪旗下的弗迪动力贡献颇多。

另一方面,主流车企也在逐步调整内外比例,进一步加强供应链的垂直整合

主流车企基本都已在电驱动系统总成上,建立了自研或自制能力。车企的供应链垂直整合,正在逐步由电驱动系统总成向电机电控甚至功率模块等上游环节拓展。

当然,既然讲到电机电控,少不了提及其中的关键技术点,如像扁线、油冷等。徐笃升认为,想要分析扁线和油冷,两者往往相辅相成,因为油冷恰好弥补了扁线的弱势,结合起来看,是非常有价值的。

扁线可有效提升功率密度,且在14,000转以下效率更高,适合中国路况,渗透率已接近50%。油冷可解决扁线电机高速温升偏高、持续功率不足的问题,渗透率亦同步提升。同时,峰值功率越来越大,对冷却的要求越来越高,也促进着油冷的应用。

最后是电压。

今年,大家都说是800V的应用元年,因为很多车企都在使用。徐笃升分享了《NE时代》的调研数据,把轿车和SUV各自电压平台做了分享,他告诉在场的嘉宾,从当下的上车现状看,今年真的只是元年,这也意味着,还没有到大规模上量的时候。

其中,400~600V的主要车型包括比亚迪e平台3.0车型、极氪001、Aion V、红旗E-HS9/E-QM5、高合Hiphi X等,而600~800V在B/C级SUV和轿车中开始应用,当前的主要车型包括小鹏G9、阿维塔11等。对于行业从业者来说,大家都期待搭载800V平台的车型能在未来更多上量,从数据表现到上车商业化实践,有不一样的表现。

实际上,大部分车企均有800V平台的相应规划,但不同企业对应用800V的平台策略有一定差别。最为积极的车企,将用800V平台迭代现有平台,其他OEM则相对较为稳健,会在部分高端车型上应用800V平台。

“特别想跟大家谈谈第三方供应商,市场情况不用我讲,大家也很了解,这里面有个关于生存的话题。”

对于第三方供应商,下游客户降本压力往往传导到自己身上,之前还有关键原材料和零部件短缺问题,以及技术变革的难题,都是第三方供应商需要去面对的。

电驱这个领域,虽然已经有百年历史,但作为传统领域里依旧有不断的技术迭代和技术创新。 这也意味着,前期所有对技术方向的判断,巨大的投资,是充满变数的,玩家们要不要花大规模的费用去投资到一个未知的新领域?这需要审时度势,去判断。

要生存,就要变革。

在徐笃升看来,电驱动行业集中度不高,格局分散,竞争激烈,产业壁垒不高,同时也吸引了很多人进入,导致生存空间狭小——

但是在商业世界里,一旦一个地方没有吸引力,大家是不会进去的。如今,电驱领域集中了汽车行业里优秀的一批从业者,集中了大量资本不断扩张,还有很多新的玩家要进来,上下游这么多资源砸进来,图什么?

就是图不断增长的规模。

这又回到最初的那个话题,规模是每个人前面最大的一块蛋糕,每一个身处其中的玩家,都想去吃它。血海,厮杀,可是,只有真正有乐观前景的预期,你才会留在这里,如果悲观,就会离开。

我们期待更大规模的到来,期待行业格局越发明确,期待有稳定成熟利润到来的那天,让我们每个在前面不断付出的企业最终都能收获属于自己的那份利润。

总共0条评论

轨  迹 

上海恩翌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关注  已关注

NE时代是应时代而生的汽车产业服务平台,以新能源为载体,以智能化、网联化为延伸,立体构建集媒体资讯、数据研究、...

文章数

3551

官网:https://ne-time.cn/

客服:18817750862

地址:上海市普陀区光新路88号中一国际18楼1806室

NE资讯
NE资讯
NE智能车
NE数据
NE活动

快讯

欢迎关注我们!

版权所有  :上海恩翌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联  系   人 :NE时代 Rela

联系电话 :159-0182-4655

备案许可号 :沪ICP备17041240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