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Script is required

聚焦两会之汽车行业关键词:电池碳足迹研究、补贴时间、能源结构变革、电网储能终端、智能制造、价外税

2022年两会期间,汽车行业高层就目前面临的缺芯、电池材料、补贴退坡、电动车起火等等问题的应对方法给出了相应的提案。

新能源汽车行业还未到依靠市场需求拉动的阶段建议延长补贴时间补贴政策向配套设施建设方倾斜

全国人大代表、铜陵有色集团副总经理丁士启在建议中提出,制约新能源汽车普及的问题仍然存在,市场受补贴政策的影响仍然较大,还未发展到完全可以依赖市场拉动的发展阶段。新能源汽车产销迎来“开门红”,但需求增速不达预期,若2023年财政补贴与免征购置税同时取消,价格上涨极有可能导致消费者购买新能源汽车的欲望下降。建议延长新能源汽车补贴、继续免征购置税车船税至2025年。

针对此问题,广汽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曾庆洪建议:延缓国家补贴一至两年、简化前期补贴领取手续、缓解企业资金压力;国家层面在新时期考虑对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补贴政策进行战略方向调整,一方面,以提振、鼓励新能源汽车消费为目的,将补贴政策向需求侧(消费者)倾斜;另一方面,以加速新能源汽车配套建设为目的,将补贴政策向建设方倾斜;三是加大力度研究、尽快完善其他激励政策以确保新能源汽车补贴完全停止后市场有效、持续发展。

建议将汽车消费税改为价外税车辆购置税部分比例用于停车设施建设

2022年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北汽集团原董事长徐和谊在和中国机械联合会拟提交的《关于通过税收改革进一步促进汽车消费的提案》中提到,建议将汽车消费税改为价外税,在最终销售环节征收,同时将汽车消费税改为中央和地方的共享税,以调动地方政府服务汽车消费、改善汽车消费环境的积极性,进一步促进国内市场大循环的形成。

针对城市停车设施建设滞后的局面,该提案建议,将每年收取的车辆购置税划出一定比例,由财政部划拨地方财政专项用于停车设施建设,使购车人的纳税享受到应有的服务。

寻求动力电池材料的绝对性把控充分利用能源结构变革窗口期

全国人大代表、奇瑞汽车党委书记、董事长尹同跃提议,国家发改委、工信部等部委制定政策,将新能源动力电池材料纳入国家战略储备资源管理,设置专项基金,支持和鼓励国内企业收购国外电池材料资源,以确保新能源汽车供应链安全。

上汽集团董事长陈虹建议,加强产业链布局与低碳技术研发创新,对锂、钴等上游资源进行有效整合与掌控,保证产业链安全;加强政策保障促进国产大算力芯片发展。

全国人大代表、天齐锂业董事长蒋卫平认为,加快四川锂矿资源开发利用是全面落实“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战略,保障国家重要战略资源供应链安全,实现国家“双碳”目标的重要举措,也是加快实现四川资源优势转变为产能优势,充分利用能源结构变革窗口期,更好助推经济结构调整和能源消费转型的必然选择。

加快电池碳足迹研究优化大容量锂电池道路运输管理体系

全国人大代表、小米公司创始人雷军在2022年两会提交建议,应当建立和完善碳足迹核算体系,支撑碳足迹精确管理、核算、认证以及核查,助力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双碳”目标的实现。

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在《关于加快我国电池碳足迹研究并建立中欧互认机制的提案》中针对“碳足迹”也给出了三项建议:

借助中国产业链完善、应用数据丰富的优势,加快我国电池碳足迹方法论研究。同时与欧盟积极沟通,建立合作交流机制,推动中欧电池产品碳足迹方法论的协调与互认。

建议有关部门按年度、分区域更新发布我国电力碳排放因子,并以此为基础建立我国电池产业链各环节碳排放因子数据库,及时更新并向国际通报。

加强绿色电力认证国际合作。研究适用于我国电池产业发展和产品需求的绿证管理制度,并通过区块链、5G、物联网等数字化技术为其确权。

对于锂资源供应,曾毓群表示,当前锂资源供需形势严峻,行业发展面临挑战。应加快国内锂资源勘探开发,保障供应链安全,加强锂资源保供稳价,同时应加强自主创新和科技攻关,提升资源循环高效利用水平。

在《关于优化大容量锂电池道路运输管理体系 助力新能源产业健康发展的提案》中,对于建立高效率、低成本的锂电池运输体系,曾毓群建议,可从三处着手完善锂电池运输管理:

严格运输准入并加强执法监管,针对扰乱市场竞争秩序、投机倒把钻法规漏洞、违反国家运输法律法规的企业,要加大执法处罚力度。

建立以信用为基础的监管机制。建立“绿色通道”,对保持信用良好、安全合规的锂电池企业,合理激励,如取消夜间高速禁行等管理限制,提高运输效率。

推进运输分类分场景管控措施,针对一些安全性较高的运输场景或产品,如较低荷电状态的锂电池或市内小批量运输的锂电池,制定差别化管理措施,降低运输成本。

在《关于参照抽水蓄能建立新型储能容量电价机制的提案》中,曾毓群建议,应破除制约市场竞争的各类障碍和隐性壁垒,参照抽蓄建立适用新型储能特点的容量电价政策,形成稳定合理的收益空间,构建公平竞争的市场发展环境,促进各类储能的健康发展。

建立换电车型专属公告认证体系推动换电模式标准化、通用化

换电模式在车电分离的整个生命周期环节和生态建设中,尚有一些配套政策措施亟待突破。

首先,在换电站建设管理相关环节,换电站作为重资产投资,土地多为租赁性质,可选择土地很少,土地审批存在诸多限制。同时,受限于跨品牌、多车型、换电平台和装置技术、换电电池包通信协议、电连接器技术等的通用性,一座换电站只能服务于单一车辆品牌甚至单一车型,从而导致日益增加的建站需求和土地、电力资源有限的矛盾进一步凸显。

其次,在国家标准方面,除了2020年5月国家标准委与工信部发布的《电动汽车安全要求》、《电动客车安全要求》和《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等三项强制性国家标准之外,其他大多是前些年发布的推荐性标准、行业标准,在新技术、新形势快速发展的今天,都亟待修订完善并形成强制性国家标准。各电池厂商研发方向和进度各不相同,动力电池产品的能量密度、电池结构、尺寸规格等方面无法做到统一,导致换电模式难以形成规模效应。换电电池标准化程度低也制约着多个品牌车型共享同一个换电站,延缓了换电站发展进程。换电模式的适配问题,需要车企和电池企业共同推进,若无标准的推进,各车企品牌仍将使用不同的换电接口,无法完成适配。

针对此现状,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建议:

加快明确换电站建设、高低压箱变、土地及建设审批的相关规定,将其纳入国家市场管理规范体系内。建议政府开放公共停车场的资源准入与支持,有效合理优化土地资源配置;优化换电项目高压新装(增容)审批流程,落实压缩报装时限要求,放开一址多户,加快建设周期;

进一步完善换电车型相关政策法规,对换电车型公告法规进行优化,建立换电车型专属的公告认证体系,形成车电分离下的车与电池的分开认证。同时,进一步完善国家关于新能源车的溯源系统,针对车电分离模式做适应性(如车电分离保险)的优化;

加速推动换电模式标准化、通用化。推动换电接口软硬件协议的标准化,预设2-3种技术先进的接口形式制定推荐性标准;对换电站的机构、形式、兼容性进行规范化约束,使技术先进的换电站获得优先推荐;推进换电电池包的标准化制定,使换电电池包真正能够在不同车企、不同换电站、不同用户之间互通互换。

已有成熟的热失控防护技术建议从国家层面助推其成标配

在国家政策的引导下,动力电池产业迎来爆发式增长,但电池热失控事件也频频威胁公众安全。电池安全事故本质为电池热失控事故,针刺实验作为一种模拟热失控诱因的方法,极为严格有效。因此,国家标准应进一步提升动力电池的安全性,将新能源行业向更加规范的方向推进。

对此,全国人大代表、格力电器董事长董明珠建议,提高动力电池安全监测标准,如将针刺实验等严格的安全测试方法纳入国家强制性标准,并根据技术进步情况及时修改相关标准。

长城汽车总裁王凤英则认为,成熟的动力电池热失控防护技术已经推出,但推广、应用方面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如缺少顶层规划不利于快速推广,存量新能源汽车并未搭载等。所以,提议在国家层面进行顶层规划,推动动力电池热失控防护技术的应用,助推其成为新能源汽车出厂的必备配置,并且逐步对存量新能源汽车标配动力电池热失控防护技术。

短期解决“缺芯”问题 中期完善产业布局 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

从现状来看,国际汽车电子芯片价格较低,车规级芯片国产化率不高,车企普遍对海外进口依赖严重。受疫情影响,过去两年间东南亚等地的芯片厂产能出现大幅下滑,汽车芯片供不应求。汽车芯片价格出现普涨,二级市场部分芯片价格涨幅超百倍,汽车芯片的短缺造成全球和国内多数车企产能下降。

长城汽车总裁王凤英认为,这种情况展现出我国车规级芯片产业布局不完善,未实现自主可控的行业现状。所以她提议,短期优先解决“缺芯”问题,中期完善产业布局,实现自主可控,并且逐渐构建产业人才的引进与培养机制,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

通威集团董事局主席刘汉元:引导电动汽车成为电网储能终端

全国人大代表、通威集团董事局主席刘汉元在2022年两会提出建议,推动可再生能源持续健康发展,助力双碳目标有效落地。一是建议支持光伏等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其原料及产业链各环节生产能耗不纳入能耗总量考核;二是建议尽快完善相关规范标准,配套相应政策机制,加大扶持力度,引导电动汽车成为电网储能终端;三是建议提高光伏等可再生能源制造业零碳、低碳能源自给率。

哪吒汽车创始人方运舟:统筹建设智能汽车操作系统生态

全国人大代表、哪吒汽车创始人兼董事长方运舟在2022年两会上建议,统筹建设智能汽车操作系统生态。一是加快制定符合中国场景定义的软件操作系统相关标准,建立行业发展准则,在国际相关标准兼容的基础上,制定出符合中国智能汽车发展特点和趋势的操作系统标准和规范;二是加强操作系统内核等关键技术攻坚,提高自主研发能力,研发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操作系统,为技术和产品的创新提供技术保障;三是建立一个以国家部委牵头,形成一个共建的生态组织机构,参与者包括整车厂,算法和芯片企业、软件供应商、互联网公司、ICT企业以及高校和政府;四是打造操作系统生态圈,培养操作系统软件的相关人才,相关企业共同推进操作系统研发和应用,共同推进操作系统软件人才培养的关键问题。

百度CEO李彦宏:加快自动驾驶无人化政策创新 发展绿色AI

全国政协委员、百度CEO李彦宏在2022年两会期间给出了三份提案。

关于“自动驾驶无人化政策创新”的提案中,李彦宏认为,我国自动驾驶已进入落地关键期,技术已并跑乃至领跑全球,但我国高等级自动驾驶汽车发展仍面临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突破与技术、产业发展不相适应的政策瓶颈,激发自动驾驶领域创新能力。对此,其建议如下:

引导并支持地方政府出台政策,明确支持无安全员的无人车上路,打造全无人自动驾驶汽车的载人运营政策先行区;

加快《道路交通安全法》的修订和发布实施,从国家层面为加快自动驾驶汽车规模化商用、无人化奠定法律基础;

适度超前建设智能交通基础设施,发挥5G的远程控制优势,通过车路协同促进交通效率和安全性的大幅提升,带动汽车产业向智能化和网联化的转型升级,让真正无人的智能网联汽车尽早行驶在中国道路上。

在“促进智能交通普及”的提案中,李彦宏指出:“近年来,在智能交通领域,国家已加速出台相关政策,各地方政府也积极推进落地。但部分地区仍存在建设缺乏协同、碳减排效益评估缺少统一标准等情况,制约了智能交通助力碳减排的全面发挥。”对此,李彦宏建议:

加快推广智能交通运营商模式。支持和鼓励地方政府发挥主导作用,统筹智能交通项目规划建设和运营,推动一次性集成商向持续性运营商模式转型;

建立智能交通助力碳减排效益评估标准。联合行业协会、高校、科研机构和领军企业,加快开展碳减排效益评估标准研究,制定智能交通助力碳减排的量化计算规则,让原本难以评价的智能交通助力碳减排效益,变得可量化、可统计、可评估;

开展个人碳积分激励制度试点。支持地方政府出台激励政策,构建公众碳排放相关数据平台,探索个人绿色出行碳积分与公共服务优惠政策挂钩机制,提升公众绿色低碳出行获得感。

在“加快发展绿色AI,引导算力算法低碳发展”的提案中,李彦宏认为,算力算法是数字经济时代的重要生产力。“3060双碳”目标引领下,需要持续提升能效,发展对环境更友好的绿色AI。一方面是发展绿色算力。数据中心是算力的重要载体。对此,李彦宏建议:

探索碳排放双控在数据中心率先落地,建议有关部门支持有条件的地区加大政策创新力度,对数据中心使用绿电部分的额度不计入能耗考核;

建立兼顾性能和能耗的绿色算法度量标准,倡导领军人工智能企业构建能效高、性能优的预训练大模型,并向行业开放;

加快完善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开启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签发。加快建立科技减排的方法库和行业标准,强化绿色AI在降低碳排放领域的技术供给。

东风公司技术中心党委书记谈民强:建议制定完善汽车信息安全标准法规

随着汽车数字化的发展和智能化的加速普及,智能汽车因集成了大量摄像头、雷达、测速仪、导航仪等各类传感器,导致互联网智能终端陆续出现远程控制、数据窃取、信息欺骗等信息安全问题。

对此,谈民强建议,加大安全领域投入,提升信息安全的技术能力和整体防护水平,加快构建跨行业协同的车联网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制定完善汽车信息安全标准法规,尽快形成全生命周期的汽车信息安全监管能力和应急响应体系;建设国家级汽车信息安全技术创新平台,联合开展技术创新与复合型人才培养,服务于汽车数字化转型发展。

科力尔董事长聂鹏举:推动电机行业智能制造应用

全国人大代表、科力尔董事长聂鹏举在2022年全国两会期间,建议在电机行业推动智能制造应用。

聂鹏举认为,将传统的制造方式转化为智能化制造,已成为电机制造发展的必然趋势。而推动电机智能制造,可以在实现电机高质量、高效率的基础上,兼顾多种规格、小批量、柔性化的生产模式,更好地满足企业生产需求的同时,更符合“碳达峰碳中和”的国家政策方针。

因此,聂鹏举建议,加强统筹规划和资源整合、加大财税支持力度、拓宽投融资渠道、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等。如制定电机智能制造产业规范条件,促进各项资源向优势企业集中,鼓励电机产业向高端化发展,防止低水平重复建设;加强电机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建设;研究建立电机智能制造行业协会、产业联盟和服务机构,构建电机智能制造产业服务平台。

点击查看全文
评论赞0分享
轨迹
两会2022新能源

欢迎关注我们!

上海恩翌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1NE时代-小恩
188-1775-0862
沪ICP备17041240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