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Script is required

每小时产氢2000立方米,中石化北京冬奥会氢能保供项目进入试车

日前,中石化燕山石化公司(下称燕山石化)氢气新能源保供项目建成中交,由工程建设转入生产试车阶段。中石化称,这将为北京冬奥会期间氢燃料电池汽车提供燃料保障。

来源:北京日报

北京冬奥会氢气新能源保供项目,是中石化与2022年北京冬奥会官方战略合作项目,由燕山石化负责建设运营。

2019年10月,该项目在燕山石化启动。项目设计规模2000立方米/小时,计划利用燕山石化工业副产氢气,经处理后满足氢燃料电池汽车的指标要求。

“项目建成投产后,将为2022年北京冬奥会提供氢能保障,并为北京市氢燃料电池汽车‘十城千辆’推广计划的实施做出积极贡献。” 燕山石化公司副总经理焦阳介绍说。据了解,北京冬奥会氢气新能源保供项目是中国石化与2022年北京冬奥会官方战略合作项目,由燕山石化负责建设运营。

氢能作为零排放、可再生的纯绿色能源,被誉为人类社会的终极能源,是解决能源资源危机和环境危机的最佳途径之一。近几年,全球氢能源发展加速,国内持续加大氢气新能源在交通领域的研发和投入,本市正积极加快氢燃料电池汽车的推广,并寻求廉价的氢气能源。

2022年冬奥会期间,氢燃料电池车将作为赛事期间人员出行服务保障车辆投入使用。中国石化作为冬奥会官方油气合作伙伴,承诺为冬奥会提供清洁能源保障。燕山石化作为中国石化旗下唯一在京大型石油炼化企业,挑起了氢气新能源保供重担。

目前,中石化拥有制氢能力约300万吨/年,主要来自煤制氢、可再生能源制氢和工业副产品制氢。

作为一种清洁高效的可再生能源,氢能具有来源广泛、易大规模存储、持续供应、快速补给等特点,不仅可满足汽车等移动式能源需求,且能满足家庭等分布式能源需求。

2019年3月,中国首次将“推动加氢等设施建设”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同年10月11日,国家能源委员会会议强调,要探索氢能等商业化路径,依托互联网发展能源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

2019年,中石化在氢能源业务领域频频出击。

当年7月,中国石化广东佛山樟坑油氢合建站建成,这是全国首座集油、氢、电能源供给及连锁便利服务于一体的新型网点,日加氢能力达到500千克。

10月15日,中石化浙江嘉兴嘉善善通加油加氢站正式投入运营,这是浙江省内第一座集加油、加氢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能源供应站。

11月6日,中石化宣布将成立氢能公司,致力于氢能技术研发以及基础设施网络建设。

天,中石化与法国液化空气集团签署氢能合作备忘录。法国液化空气集团将成为中石化氢能公司的参股方之一,共同推动氢能和燃料电池汽车整体解决方案在中国的推广和应用。

仅仅12天后,中石化与法国液化空气集团在中国合作的第一个氢能项目落地——上海首批两个油氢合建站项目竣工并投入试运行。这也是上海首批商业化提供加油加氢服务的综合功能站。

在加快加氢站建设的同时,中石化还出台了石化系统内第一个加氢站建设企业标准。2019年11月,中国石化广东石油分公司出台《加氢站、油氢合建站建设标准》,涵盖选址规划、工艺路线等16项标准,为加快氢站网点建设提供管理规范和技术支撑。

“初步判断到2035年后,碳减排压力加大,可再生能源制氢、氢燃料电池系统成本大幅度下降,氢燃料汽车和加氢站在部分地区将会有较大增幅。”2019年12月19日,中国石化经济技术研究院发布的《2020中国能源化工产业发展报告》称,石化企业在产氢、用氢、建设加氢站和研发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在发展氢能产业上将大有可为。

点击查看全文
评论赞6分享
轨迹
中石化氢能保供项目北京冬奥会制氢燕山石化

欢迎关注我们!

上海恩翌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1NE时代-小恩
188-1775-0862
沪ICP备17041240号-4